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

2024-03-15 19:07:49 | 917教育网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917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

在赋分制的情况下,物理成绩一般的考生跟这些物理学霸比起来就太吃亏了。

哪怕你物理考了80分,但在赋分制下,你这80分的成绩在所有物理考生中排名99%,赋分后就只有43分。而那些物理学霸们考了90分,也就是比你多了10分,但成绩排名在2%-3%,赋分后就是97分。足足比你的43分多了54分!这差距,是不是太让人无语了?要知道,在高考中成绩高出1分,位次就能上升数百名,更不用说54分之多,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在选同一科目的人数不多、学霸云集的情况下,成绩位次靠后的考生最吃亏,不管你的原始考分有多高。如果选考同一科的考生足够多,分数位次分布就更合理,赋分后差距就没这么明显。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

高考改革赋分政策的利与弊?

四川新高考等级赋分制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个科目设立等级性考试,规则如下:

赋分规则:

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采用赋分制,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物理类/历史类)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共A、B、C、D、E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在17到10分不等。

实行等级赋分制的原因:

等级赋分制是为了解决以上弊端而生的。它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不再以分数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单科成绩在总排名中的名次为标准。

高考新政策之等级赋分制的利弊:

优势:

1、首先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选科有多种组合,因试卷难度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币种的货币不能相加一样。赋分后不同科的成绩可以比较,也可以相加了。

2、赋分制更直观,如果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单看分数会没有办法比较,但是用赋分制就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学生的排名和水平高低了。

弊端:

1、学生进行功利性选择,“弃物理”现象容易出现。

2、赋分制后,高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低于原始分。低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高于原始分。

3、考生分数差可能缩减或拉大。

高考不分文的优势: 917教育网

1、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3、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

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对学生有哪些影响?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看待新高考的赋分制?对学生有哪些影响?的相关内容。

新高考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其中的关键涉及到选课和赋分规则,而这两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赋分制就是对高中学业等级考试课程按照等级计分,将考生的每门等级考试课程原始成绩根据排序从高到低划分为若干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约定各等级人数所占的比例。依照相应的转化法则,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其中的关键原因在于,由于不同学生选的课程不一样,如果按照卷面分简单累计作为高考总分的话,就可能由于不同课程考试难易程度的差异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而按照既定的赋分规则转换以后,大家都用在相关课程考试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衡量,极大地降低了这种不公平。

不同省市的赋分规则都各有差异,但招生计划也是以省市为单位的,因此不会造成不同省市间的不公平。

但赋分规则对于选课以及以后的学习策略还是具有根本性影响的。

赋分制的初衷是好的。赋分制有利于消除学科之间的难度差。新高考和过去高考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可以从六科或七科选考科目中任意选取三科作为高考科目。不同学生选考科目不同,如果纯粹按照实际分数排名,那么选择难度较大科目的同学必然会吃亏。赋分制将所有选择该科目的同学按实际成绩排队,将实际成绩转化为名次分数。这样做确实有助于消除学科之间的难度差。举个例子:生物考80分的同学和物理考70分的同学相比,有可能选修物理的同学最终赋到的分数更高一些,因为赋多少分最终看的是学生的成绩排名。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赋分制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像物理这样的难度较大的科目选考的学生比较少,一般选考物理的学生都是物理成绩比较好的。这样的话一种极端情况就可能出现了:一群学霸选考物理,最低分是80分,这个80分由于是所有考生中的倒数第一,最终会被赋成20分。这就是赋分制的缺点:选考学生较少的科目,很容易出现实际分数高被赋成低分的情况。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赋分制哪个最吃亏”相关推荐
赋分制下什么学生最吃亏
赋分制下什么学生最吃亏

赋分制下什么学生最吃亏赋分制下什么学生最吃亏如下:在赋分制下,所有学科成绩的相对差距会被缩小,而学生的总成绩则通过一个相对的分数来体现。这种制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减少单一考试科目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所有科目中都取得良好的成绩。然而,在这种制度下,有一类学生可能会相对吃亏。那就是在某一科目或某些科目上特别优秀,但在其他科目上表现一般的学生。首先,

2024-05-04 12:37:20
赋分对哪些孩子吃亏了?
赋分对哪些孩子吃亏了?

赋分对哪些孩子吃亏了?赋分对学习成绩中等偏上的孩子比较吃亏。因为在赋分制条件下,中等偏上的孩子,他们选择的考试科目可能是比较热门的理科类考试科目。在赋分的时候,如果大家的考试成绩都比较好,有可能导致赋分之后的成绩比原始分数的成绩要低很多。因此,赋分制条件下,学习成绩本身处于中等偏上的孩子就比较吃亏。新高考是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其中的关键涉及到选课和赋分规则,而这两者又是密切相

2024-05-31 23:45:40
新高考选纯文吃亏吗
新高考选纯文吃亏吗

纯文科赋分高不高一般情况下,纯文科的赋分不是特别高,尤其是政治学科,各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比较小,非常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但是只要是真学霸的话,等级赋分一样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新高考纯文科真的不占优势吗有人说,新高考对于传统的文科生很“不友好”,文科生报考非常吃亏,这种观点,其实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从尖子生来看,文科状元“消失”了,北大清华被理科生“霸占”了在没

2024-05-26 15:07:26
新高考赋分哪个科目吃香 高中选哪三科最吃香 3+1+2最佳搭配
新高考赋分哪个科目吃香 高中选哪三科最吃香 3+1+2最佳搭配

2022高中选哪三科最吃香3+1+2最佳搭配新高考改革以后,高中选科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很对考生在选科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选比较好,以下是我整理的相关信息!3+1+2制度怎么选科比较好在推荐组合当中,首选的是物理科目与其他科目的组合,这类组合除去物化史共用9种,无论选哪种组合,大学专业都可以有很大的选择大,超过97%的专业都能报考,所以学物理是最明智的选择。实在学

2024-04-19 05:40:09
文理不分科什么人吃亏
文理不分科什么人吃亏

文理不分科什么人吃亏文理不分科以下三种人比较吃亏:1、数学不好的人。高考改革后,除了增加选科外,高考数学也不再分文理两类;且数学将成为所有人的统一高考科目,参考人数也将大大上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数学不好的学生参加新高考比较吃亏。2、部分选文理混合组合的学生。因为高考选科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自主选择,一些文理搭配的科目组合都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但另一方面,有些学生会因为科目

2024-05-22 04:08:40
新高考选全理会吃亏吗 有优势吗
新高考选全理会吃亏吗 有优势吗

新高考选全理会吃亏吗有优势吗选全理并不一定会吃亏,关键在于你学习理科的天赋,有天赋者,自然不吃亏比如说我,毫无地理天赋却选择了地理,以为能够考取更高的分数,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选择全理会有更广阔的专业选择,利于将来的志愿报考。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2024-03-06 05:05:09
新高考的赋分制是个什么样的赋分制?
新高考的赋分制是个什么样的赋分制?

新高考的赋分制是个什么样的赋分制?河南新高考实行赋分制。在河南省的新高考制度中,采用了赋分制作为学生各科目测试的评价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在每一门科目的考试中所获得的得分将被转化为相应的等级或百分数来进行评价。新高考中,学生需要参加多门科目的测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每门科目的测试都采用赋分制进行评价,学生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得分将根据赋分制转化为相应的等级或百分数。在考试

2024-06-25 05:14:16
不报国家专项吃亏吗
不报国家专项吃亏吗

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以下是国家专项计划的好处与坏处:好处:1、参与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都是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办学层次高,考生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2、考生报考国家专项计划最后未被录取,那么也可以参加普通批次的录取,也就是说会比其他考生多一次被录取的机会。3、贫困地区考生可以凭借国家专项计划,以低于普通考生更低的分数获得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2024-04-10 2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