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21:44:19 | 917教育网
新高考没有不建议选地理。地理学科难度较小,易于学习,选择地理学科人数较多,等级赋分占优势,因此并没有不建议大家选择地理。
并不是,是否要选地理还是要看自身选科组合的搭配。
在新高考选科中,要不要选择一门科目至少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该门科目的可选专业范围,二是该专业搭配组合的学习难度。以下将从这两方面来说说新高考要不要选地理。
①可选专业范围
本文将根据广东省2021年高考省本科专业的选科要求,来说说高考中选科地理科目后可选专业范围。
在广东省要求首选物理的专业中,选择地理能选择的专业有3.06%,政治为1.63%(还有58.94%的专业不限没有再选科目要求);在首选科目要求为历史的专业中,可选专业有5.867%,政治的可选范围是8.94%(还有79.20%的专业不限没有再选科目要求)。在没有再选科目要求的专业中,不管考生的再选科目是哪一门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首选历史还是首选物理中,地理和政治的可选专业范围差不多。
②学习难度
地理和政治不一样,政治的文科属性比较明显,但是地理的文理科属性参半。不管整个组合的调性是偏文还是偏理,地理都可以在其中起到调和的作用。
在物化地这样理科属性非常明显的组合中,不仅可以缓解物理、化学带来的学习难度,而且还不会给组合带来很多背诵内容。
在史政地这个传统的文科组合中,在注重文科思维,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还不会带来过多的学习难度,不过让整个选科组合产生文理属性的割裂感。
3+3最好不要选择的组合:
生物+地理+政治,这个组合可谓是大学最难以衔接的一个组合。
学文科选择历史,学理科选择物理,虽然在3+3的省份,对物理和历史没有确切的要求,但是物理与历史也算是各个院校对于考生文理科的学习的基础,这两个都不选,跟学校的专业要求也匹配不上啊!
3+1+2最好不要选择的组合:
历史+化学+生物,这个组合大学容易受影响。
整体上看,主干学科也有了,后面的学科也都不错,专业方向也够了,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的是,历史和化学、历史和生物也不搭配啊,在院校的学习中,物理和化学的关系才是比较密切的,历史跟化学也挂不上边啊。所以这个组合还被人称为最奇葩的组合。
目前我国实行的新高考模式有两种选科模式,一种是以北京、上海等省市为代表的“3+3”模式,一种是2021年即将在福建、重庆等省份实行的“3+1+2”模式,那么很多成绩一般的同学很好奇在“3+1+2”模式下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现在我就来为你解答疑问。
一、中等生怎样选科赋分高3+1+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3+1+2高考模式”和赋分制两个概念。
1、“3+1+2”高考模式: “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是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在此基础下,学生共有12种不同选科组合。
2、赋分制: 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然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相对应等级的分数,目的是摒除因考试难度和科目性质等因素而出现分数差距过大的问题。
1、弃选物理,选择历史
尽管物理专业覆盖率比较广,但是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是六门学科公认最难的,需要良好的理科逻辑和数学基础,想考取高分是比较难的。选物理的基本都是学霸扎堆,如果只是中等成绩,要想在物理这门科目中和各个学校的顶尖学生去争取好的名次,是很不理智的选择。
而历史与物理相比,牢背基础知识加上适当的理解运用,对于中等成绩的同学来说, 历史 是一门 “性价比”较高 的科目。
2、纯文科组合:地理+历史+政治
对于理科思维偏弱的同学来说,地史政这个传统文科组合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个组合可以选择的专业比较受限,但就文科生近年来可以选择的热门专业和院校来看影响不大,而且该组合也是选择人数较多的,在赋分制下也更容易拿到高分。
二、政治赋分制有优势吗?
答:并不占优势。
首先报考政治人数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比较少,所以想在赋分制中拿到高分并不容易;其次政治作为一门纯文科性的学科,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各种晦涩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哲学原理、政治学常识都需要一定理解和融会贯通,相比具有一定文科性质的生物,显然政治的学习难度和记忆难度更大。
总结:我认为不管如何选择科目,首选都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科目,这样学习时才比较有动力;其次最好与将来要报考的大学专业联系起来,这样选择选考科目才能更精准对接,选择起来更有针对性。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我们都知道,新高考推行之后,第三批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市采用的是“3+1+2”的选科模式,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新高考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现行的高考制度是,3+X,也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次改革之后,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课科目”。简称“3+3”,就是保持现行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不变,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
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考试科目总分750分。
高考改革前后具体对比
1、考试科目变化
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
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 逻辑思维 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 文化 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学生在中学阶段掌握综合的文化素质,在大学能够继续发挥综合优势,也为学生在大学阶段提供了多种选择 渠道 ,更为以后的就业人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
但同时也会造成为了高考分数,导致个别科目无人愿意选择的局面,比如综合评估较难的学科——物理!
2、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 毕业 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
首先,高校会逐渐重视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重视,有助于高三学生重视水平考试而不是单纯当做高中毕业考试;
其次,改革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考试排在高考之后,也有助于减轻高三考生的压力,尤其偏科生。
最后,三科选三门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学科兴趣而不是机械简单的应试。
3、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4、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 社会实践 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 教育 ;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
01.跟风式胡乱选择
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为什么很多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物理确实重要,因为这样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物理成绩很不好呢?也还得选吗?
实际情况就是有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好像不学物理让人感觉不够聪明,属于智商低行列似的。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
02.靠感觉感性选择
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成绩还不错就选了,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大部分都比你强。
也有的同学自己比较自己的各科情况,认为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 其它 科较好,于是就选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03.靠 兴趣 爱好 选择
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个学科,或者喜欢某个老师,最终选了这门学科,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就是考不了高分。喜欢老师和你最终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不能感情用事,老师不能最后帮你考大学。
2021新高考是什么意思相关 文章 :
★ 2021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 2021新高考政策是怎样的
★ 2021年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 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2021 917教育网
★ 2021新高考312模式解读
★ 新高考政策2021
★ 2021年新高考等级赋分表规则
★ 2021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版
★ 2021年新高考等级赋分表
★ 2021高考改革最新消息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为什么不建议选历政生?历政生和历政地两种组合哪个好?以前分文理科的时候,高考生只需要在文科和理科之中做选择。但开始新高考之后,考生们面对的选择就多得多了,比如“3+1+2”新高考省份的选科组合一共有12种,历史类和物理类分别有6种。为了让大家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组合,老师在本文中将分析“为什么不建议选历政生”,以及“历政生和历政地两种组合哪个好”这两个问题。一、为什么不建议选历政生?
新高考为什么不建议选物生政原因有哪些物生地和物生政为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新高考不建议选物生政的原因物理比其他科要难,而且不太会降低难度,比总分是劣势的。但也不好说,最后可能是按照排名等复杂算法来给分,还需观望观望。但最重要的是看自己的专业需求,不同的理工科会有不同的特殊需求例如要求物理或者化学,或者是自主
新高考赋分规则新高考的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成绩中等怎样选科?1、选科时应当难易结合中等生跟学霸相比,自身学习已经较为吃力,这时一定不要好高骛远选择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学科组合。如果考生同时选择三门难度都很大的学科,他却并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兼顾学习,那么最后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特别理想。2、选自己最擅长的优势科目中等生成绩虽然比不上学霸,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科目。这些优势科目就相当于他们的长处,是帮助他们高考考高分的致胜法
2022新高考该怎样选科选科有哪些建议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新高考如何选科最好以3+1+2模式为例,选报历史学科组合。历史+政治+地理建议艺术专业、传媒专业同学报考。可以说想要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
新高考不同选科组和高考分数线一样吗?对于这个新高考不同选科组和高考分数线一样吗?这当然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新高考实行之后,对于不同选科组合,其实最根本的本质上还是有文科和理科一样的,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那么根据,这个比较偏文比较偏理的这个组合的科目分为这两个分数线,那么这两个分数线是不一样的,因为比较偏离比较偏文的这两种组合的科目,那这导致的在高考划分数线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是不一样的是
新高考选择历史、地理和政治的组合,有影响吗新高考选择历史、地理和政治的组合,报考医学类专业是受限制的。一般来说,医学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基础,特别是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基础。而历史、地理和政治这三门学科更多地偏向于文科,与理科基础的相关性较小。具体的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科基础,并且对医学相关的知识
2025-01-27 18:16:51
2024-06-26 20:49:38
2024-05-25 15:18:38
2024-10-17 13:59:24
2024-05-23 17:39:56
2024-07-24 0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