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23:29:24 | 917教育网
新高考的赋分规则如下: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公式:(该区间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该区间高考最低分)=(等级赋分区间最高分-x)÷(x-等级赋分区间最低分)。
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皮袜搜。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赋分规则影响:
新高考下,赋分制度只是相对公平的一种制度,并不是绝对的公平。影响赋分公平性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试卷的难度,再者就是参与考试的人数。控制不同试卷的难度程度后,选择的人数越多,赋分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越大,赋分的差距就会很大。
在选考科目中,物理一科在等级赋分的学生认可度上具有显著性影响。选考物理的考生相对于未选考物理学生更倾向于不赞成等级赋分制:其他科目无显著性影响。由于调研学校均为传统重点高中,因而选考物理者的比例较高,达到50%。
认为高燃历二与高三考生在学考与选考中一同考试、一同赋分不合理的学生,更加不赞成等级赋分制;不赞成高二、高三好搏学生在学考与选考中一同考试、分开赋分的考生,也更加不赞成等级赋分制。
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新高考怎么赋分的 “3+1+2”模式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作为考试科目,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选择2科作为考试科目。 高考具体各个分值是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总分,物理100分、历史100分,这些科目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即物理如果考了90分,则以90分计入高考总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的成绩原始分是100分,最终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数不是以考试的原始的分计入高考总成绩,而是以具体赋分的方式计入高考总成绩 例如,张三选择化学和政治作为考试科目,分别考了90分、89分,最后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数并不是90分和89分,而有可能是95分和80分,这就是由于赋分制的计算办法。根据新高考实行省份的湖北、湖南、江苏、重庆等省市区公布的赋分制计算办法,我们可以总结出高考赋分制计算法如下: 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相对应的赋分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个分数区间。这里就可以得到一个概念即赋分区间,赋分区间两端值分别为赋分区间最大值、赋分区间最小值。 也就是说,若是我们学科的成绩排名越靠前,则得到赋分增分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有哪些同学在赋分中最占优势呢?对于那些单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赋分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因为赋分是有一个基础分的,只要学生的成绩在某个区间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 新高考为什么要赋分 1、赋分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2、赋分各等级的人数比例依据本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省情; 3、赋分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 4、赋分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赋分制不建议选哪几科的相关内容。
赋分制不建议选哪几科如下:
1)历史+地理+政治
理由:专业覆盖率比较低;背诵内容很多,不适合记忆力比较差的学生。
在新高考模式下,填报专业需要符合选科要求,所以在选科的时候必须要谨慎考虑。历史+地理+政治组合是旧高考中的纯文科,专业的覆盖率还不到50%。如果高中阶段还不知道以后想读什么专业,最好三思。
2)物理+化学+生物
理由:难度高,对学习能力要求也高,竞争十分激烈。
物理+化学+生物是以前的理科组合,它最大的优势在于专业覆盖率很高,超过了95%。但它的学习难度高也是大家公认的,常常会出现学霸扎堆的情况,更适合擅长这些科目的学生选择。
3)物理生物+治
理由:政治学习难度高,与其他科目关联不大。
物理+生物+政治组合适合未来有考研打算的学生选择,但如果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老师建议最好谨慎考虑。首先,政治和其他两科是没什么关联的,学习起来跨度比较大,要时刻转换学习方法。其次,政治考试出题往往会很灵活,不太容易拿到高分,如果不是成绩很突出,在赋分的时候会没有什么优势。 917教育网
新高考最吃亏的两大选科组合
1)历史+政治+化学
有些考生认为在组合中加入化学可以增加专业覆盖面,但其实即便有了化学,专业的限制一样是比较大的,因为大多数的理工类专业都要求首选科目为物理。此外,化学是很多学霸考生都会选择的科目,高分扎堆。所以如果化学成绩并不突出,在赋分上就会吃亏。
2)历史+化学+生物
这个组合中首选科目是历史,专业覆盖率和首选物理比起来是低很多的。选择它的一般是想要避开物理的考生。但众所周知,物理是理工科的基础,如果首选科目不选择物理,就意味着很多理工科的专业是不能报考的,专业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赋分规则 赋分制不建议选哪几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是依照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依照排名肯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比如你的物理成绩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你的成绩在所有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1%,那么你的物理成绩在赋分后就是100分,哪怕你的物理原始成绩只考了40分还是其他任
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是依照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依照排名肯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比如你的物理成绩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你的成绩在所有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1%,那么你的物理成绩在赋分后就是100分,哪怕你的物理原始成绩只考了40分还是其他任
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是依照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依照排名肯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比如你的物理成绩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你的成绩在所有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1%,那么你的物理成绩在赋分后就是100分,哪怕你的物理原始成绩只考了40分还是其他任
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新高考选科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等级赋分规则是依照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依照排名肯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比如你的物理成绩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你的成绩在所有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1%,那么你的物理成绩在赋分后就是100分,哪怕你的物理原始成绩只考了40分还是其他任
新高考赋分规则新高考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3+1+2”模式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作为考试科目,2是指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
选哪几科赋分容易得高分哪科好赋分赋分制度下容易得高分的选科有历史+政治+地理,该组合在报考大学专业时选择相对受限,但相对于其它组合,没有任何擅长科目的同学会更容易取得赋分优势。选哪几科赋分好得分1、物理+生物+地理选科:考生基数大,赋分最公平在等级赋分制度中,考生越多,竞争对手越多。但是竞争对于多了,对于较擅长这门科目的学生来说压力就小了。也就是说,如果有3000人参加
新高考赋分规则新高考的赋分规则如下:新高考赋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原始总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在赋分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从而将
甘肃新高考赋分规则等级赋分原则:“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然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依照转换公式,
2024-06-10 20:35:57
2024-06-21 05:48:17
2024-04-04 15:29:30
2024-05-17 18:51:39
2024-05-23 17:39:56
2024-07-24 0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