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15:29:59 | 917教育网
为了让各位2020届高考生和高考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0年最新概况、2020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校园环境、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本科招生专业、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本科办学实力等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0年最新相关信息。已经帮各位2020届高考生和高考家长准备好了2020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最新概况,各位2020高考生和家长赶快查看吧!
想查询更多心仪院校信息?想要一键轻松了解高校风光么?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让你告别无谓的搜索,带你即刻领略实景校园风采!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简介及院校概况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董事长的台北广兴文教基金会与郑州大学合作兴办的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代码为14333,河南省招生代码为6195(普通本、专科),6196(专升本)。
建校之初,创办人一次性捐资2亿多元人民币用于学校建设,提出了"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的校训,"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好的师资、好的设备、好的管理、好的制度、好的福利"的"五好"办学原则。25年来,学校坚持"三个始终不动摇",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不动摇,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宗旨始终不动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不动摇。近年来,学校以合格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办学条件,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细化教学管理,注重文化育人,奠定了较好的办学基础,形成了较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金融贸易、会计、管理、商学、信息工程、外国语、文法、艺术、建筑工程、体育10个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及思政、基础2个教学部,开办本科专业39个。全日制在校生24519人,其中本科生20105人。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拥有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河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河南省特色专业3个,数量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注重把教师作为办学第一资源,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245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790人。自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9.87%,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3.54%,双师型教师占29.37%。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2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30人。"专家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的师资特点初步显现。
学校注重优化教学条件。现有龙湖和登封两个校区,校园占地2203亩,建筑面积54.4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4.4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20.5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建有土木建筑、语言综合、学前教育等16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省内最大的经管类综合实训中心。拥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纸质图书总量235万册,2次被评为全国、8次被评为全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2015年,获中国图书馆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校园网覆盖率100%,是"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注重教学建设与改革。近年主持承担各级教改课题177项,发表论文545篇,编写教材285本,建设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52门,制定了"学用创相融"的培养方案,实施了"三优"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了"分层次、重体系"的实践教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正在形成,获教学成果奖17项。是全国首批、民办高校中唯一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的试点院校。
学校注重应用科学研究。近三年主持省级及以上纵向科研课题59项、横向课题13项,获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322项。目前拥有省重点学科5个,数量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三大教育"(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持续实施"三大竞赛"(秩序礼仪、文明宿舍、学生整洁),着力强化"三方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有追求、爱劳动、懂感恩、知礼仪已成为学生的明显特征,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鲜明特色。
学校注重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设立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培育三师合一的师资队伍,构建三课合一的课程体系,打造三赛合一的赛培体系,完善三体合一的实践平台。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连续4年受到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体系建设引导资金扶持,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2个,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承办了海峡两岸国贸金融实践教学研讨会等10余次两岸学术交流会议,坚持选派优秀学生赴台学习,多次组织"孔子行脚"等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被誉为"豫台交流的典范"。
目前,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近7万名各类人才,培养了以牛津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主任、世界银行顾问胡玉玮为代表的学有所成,以盛世乐居(纳斯达克上市)联合创始人李建保、江苏谷峰电力有限公司(新三板上市企业)董事长张高峰为代表的干有所成的一批优秀人才。近三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81%,高出河南省平均就业率10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评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中国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经验。办学水平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点击关注旗下官方微信公众号【当书网考试】,一键收获你高考路上的全能向导。手机用户打开微信搜索【当书网考试】,把高考装进口袋。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哪些?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哪些?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经济学类的经济学专业、财政学类的税收学专业、金融学类的金融学专业、法学类的大学专业、体育学类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哪些类别专业名称
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学费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学费分为三档:第一档,15000元/年,第二档,16000元/年,第三档,23500元/年。郑州科技学院创建于1988年,2001年实施专科学历教育,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接受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建校三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15万余名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学校在校生3.5万余人,总建筑面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怎么样?_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介绍想要了解一所高校,首先需要从院校简介开始,院校简介中通常包含该院校的办学层次、院校历史、招生院系专业、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院校位置等相关信息。想要报考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或者想要了解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各位考生及家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相关情况,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关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简介的相关信息,供大家
一、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怎么样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是1993年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出资与郑州大学合作创办的本科高校,2011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工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现有45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6万多人。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
有谁知道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郑州三本院校的排名吗?急急急!郑大的三本主要有:1、升达。2、西亚斯。3、软件工程的部分专业。其中一二是民办,几本跟郑大脱离关系,单飞了。而且毕业证也不再是郑大本校的了。3是公办。其他的三本院校有:1、黄河科技学院。2、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等等河南二本民办大学最新排名河南二本民办大学最新排名是黄河科技学院、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中原科技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发布了么?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招生信息网入口河北大学招生简章2021年招生简章管理经济管理学经济管理学发布入口招生信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2021年经济招生信息理学简章河北经贸河北经贸大学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网理学院20211年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高考招生章程暂未公布,为方便各位家长及考生提前规划、准备报考材料和了
一、202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的电子商务类(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的工程造价(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的金融学(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的英语(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天津的会计
一、202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的电子商务类(含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的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的法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的英语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河北的财务管理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郑州升达
2024-03-30 21:11:37
2024-03-24 20:34:33
2024-06-12 08:16:22
2024-04-09 22:39:55
2024-04-06 15:12:00
2024-03-2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