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3 13:41:11 | 917教育网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开设专业有税收学、保险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法学。
类别 | 专业名称 |
---|---|
财政学类(本) | 税收学 |
金融学类(本) | 保险学金融学 |
经济与贸易类(本)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
法学类(本) | 法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会计学审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类(本) | 电子商务 |
排名 | 专业名称 |
---|---|
1 | 会计学 |
2 | 审计学 |
3 | 金融学 |
4 | 财务管理 |
5 | 人力资源管理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税收、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及税务等经济管理部门从事涉税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收经济学、中国税制、税收管理、税务检查、国际税收、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涉税服务实务、税务筹划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学生除继续攻读研究生外,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税务等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税务管理、核算和筹划等涉税工作,也可以在财政、税务机关从事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他省(市、区)按理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金融、保险实际工作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保险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经营和风险管理实际业务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风险管理、保险经营管理、保险精算、社会保险、保险法、保险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理财规划、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工程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学生可在各类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监管、社会保障等机构从事保险或风险管理的实际业务工作,也可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实务或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理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南京财经大学此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江苏省“十一五”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财政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双语)、保险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实验分析、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投资银行学、理财规划、金融工程学、金融监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学生可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企业等金融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也可在政府机关其它经济管理部门或企业单位从事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
本专业除江苏、安徽两省文理兼收外,其它省(市、区)按理科类招生。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相关问答
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56年,学校前身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成立。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
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19.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学院(部)18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本科专业48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5922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279人,博士研究生15人。现有专任教师1103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83.9%。教师中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人才3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三大人才工程196人次;获首届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称号1人,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人,财政部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称号1人,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2人。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5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6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安全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法学、统计学、数学、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5个。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等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成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6个,江苏省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2010年,学校科研团队参与完成的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45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0余项,7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学校出版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为行业发展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动政产学研一体化。“十二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和《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油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方法和产品,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并对现实经济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围绕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研究课题200多项,撰写了《江苏服务业发展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篇,多篇咨询报告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研究成果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现代服务业科技园通过省级大学科技园评估验收。每年举办一次“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思克莱德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本科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及科隆商学院、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美国长岛大学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精神,坚持“崇尚学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牢固树立“大财经”的理念,大力实施“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人才集聚、深度开放”战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开设专业有哪些及介绍类别专业名称财政学类(本)税收学金融学类(本)保险学金融学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法学类(本)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类(本)英语工商管理类(本)财务管,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经济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开设专业有税收学、保险
云南财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名单一览表(2022云南开设艺术类专业的大学有哪些)【云南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有会计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金融学等,以下是具体专业名单一览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的名单为准。1、云南财经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名单序号学校名称国家特色专业入选批次1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第二批2云南财经大学市场营销第三批3云南财经大学物流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是副部级大学吗(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西南财经大学简介)关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层次级别以及办学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省内外的广大高三学子非常在意的事情。本文将为大家解答“西南财经大学是副部级大学吗?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下面高三网小编为你整理了详细内容,欢迎浏览了解。西南财经大学是副部级大学吗关于西南财经大学的层次级别以及办学水平,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省内外的广大高三学子非常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特色高校之一,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建校于1948年。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郑东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纸质藏书270多万册,电子图书630多万册。教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简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湖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水畔,首义校区位于历史悠久的黄鹤楼下。历史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简介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历经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云南省财经学校,至今发展为一所专科层次的财经职业学院。学校位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市,背靠蜿蜒的长虫山,毗邻秀丽的盘龙江,校园占地253亩,校舍建筑面积10.0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双师”素质教师96人,副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简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地处长沙市岳麓区,占地面积760.35亩,与长沙西湖文化公园、梅溪湖国际新城毗邻而居,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财经类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是“大数据国家标准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单位”(全国四所试点高校之一)、“湖南省文明高等学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简介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是经教育部(教发函[2006]81号)批准,将西南财经大学三大校区(光华校区、柳林校区、涪江校区)之一的涪江校区进行整体置换,并完整继承了原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学院的全部师资和管理队伍、办学理念、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校园建筑及生活设施等而设立的独立学院。2010年和2012年,我校均荣获了由四川省教育厅两年一评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本
2024-06-15 00:44:26
2023-10-08 10:46:41
2024-06-09 04:39:25
2024-04-18 08:05:08
2024-03-25 13:31:38
2024-03-15 16: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