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业 > 正文

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

2023-09-04 18:56:45 | 917教育网

大家平时对大学专业都十分关注,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下面就随917教育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

东华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排名

东华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排名如下: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土地资源管理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核工程与核技术地球化学、勘查技术

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放射性水文地质)、环境工程(辐射环境监测)

拓展资料: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建设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在相关国土资源部门、矿山企业、地矿公司、科研院所从事地质矿产资源调研、勘查、评价、工程设计,矿产资源规划与开发、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资源勘查工程主要研究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及矿产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内容,常于野外作业。

例如:煤矿等矿产资源的勘查,油田的勘查与开采,矿产资源评价,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等。

地球科学概论、测量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结晶学与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相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

地球物理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经济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技术、矿床学、矿床统计预测、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等。

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资源勘查、地质矿产、矿业投资等领域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化学。

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

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90所高校的30242个专业上榜。

大学专业简介: 917教育网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大学专业分为普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本科、高职专科。普通教育本科专业是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基础上,增补近年来批准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而形成。

截至2021年8月,我国普通教育本科专业共设置13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下同),94个专业类,740个专业。13个学科门类包括自然科学4个:理学、工学、医学、农学;人文和社会科学8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以及新增的交叉学科。

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

本科高薪的专业排名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本科高薪的专业排名的相关内容。

排进前十的有信息工程(6871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828元)、网络工程(6796元)、物联网工程(6697元)、电子科学与技术(6561元)、微电子科学与工程(6420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420元)和自动化(6375元)等8个专业。

根据麦可思发布的《202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5833元。

筛选了本科生起薪较高的前50位专业,均超过了本科平均水平(5833元),其中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起薪分别为7439元和7205元,位居榜首和次席,是上榜专业中超过7000元的唯二专业。

一眼可见,起薪排名前十的专业有9个都与IT相关,信息时代的高收入专业果然吃香。

然后是工科类专业和金融相关专业。

拓展

薪酬指数按照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四个要素,以相应权重,以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

毕业生平均月薪能超过12000元的高校有2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过万的院校有54所,中南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虽然排名在50以后,但毕业生平均月薪仍然可以过万。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大学专业资讯,敬请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本科大学各专业排名 专业排名一览表”相关推荐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关于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如下:6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不少于4所的专业,共计598个,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上榜。拓展知识:

2023-10-25 12:14:07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关于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如下:6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不少于4所的专业,共计598个,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上榜。拓展知识:

2024-02-13 06:31:30
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

2024-03-06 03:00:14
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

2024-03-11 04:14:27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

大学专业排名大学专业排名榜一览表如下:1、医药类专业医药行业时至今日正在飞速发展壮大,并且随着当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药品、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整体来说也呈上升发展趋势,可以称为「朝阳行业」。同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老年人医学的专业人才、看护人员以及保健人士将会在未来很吃香。2、机械专业机械专业一直在

2024-03-21 15:06:51
大学各专业排名? 重庆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大学各专业排名? 重庆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大学各专业排名?大学各专业排名通常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大学的各个专业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以此表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大学各专业的排名通常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学校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质量、师资力量等情况,这些因素是判断大学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2.学科特色和科研实力,包括学科领域研究水平、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等。3.毕业生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前

2023-11-19 06:49:16
最新大学各专业排名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
最新大学各专业排名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

专业排名一览表专业排名一览表如下:6月18日,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遥遥领先,与2021年上榜数量相同;清华大学以66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比2021年增加7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则以50个A+专业并列全国第三名。复旦大学(44个)和中国人民大学(43个)A+专业数均超过40个。本次排名包括568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

2023-09-28 23:03:18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一览表最新 专业排名一览表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回答如下:北京大学以102个A+专业(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的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以59个和49个A+专业数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则以40个A+专业数并列全国第四名。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来看,北京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据绝对优势,顶尖专业实力强劲。上海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名,顶尖专业数量优势明显。江苏

2023-11-02 0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