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22:14:11 | 917教育网
要避开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和热点地区。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热门地区院校。同时,服从专业调剂。
1、“压”一本线:最好报“冷门”
河南大学招生办副主任田歧立表示,对于不挑专业,只想上一本的考生来说,可以参照往年的录取前情况,挑选一本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并且要查阅高校近三年分数线,选择录取分数线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院校报考。或者,可以选一些较为冷门的学校和专业,这样可以增加录取概率。
2、“压”二本线:谨记冲、稳、保
老师们建议,二本“压线”考生在志愿填报时要谨记报考口诀:冲、稳、保。平行志愿,首保学校。对于分数略低于二本线几分的考生,上二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一方面,二本院校中中外合作办学及软件学院等收费相对较高的专业,录取分数相对低些,二本线上下的考生可以考虑。另外,这类考生尤其要留意二本征集志愿信息,不要错过。
3、服从专业调剂
从规避被退档风险的角度考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易填报“不服从”。实际上,即使填报服从志愿进入不理想的专业,以后仍有可能转入较好的专业或通过研究生升学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
扩展资料:
举例而言,考生可以第一志愿报农林院校,因为按照河南省招生政策规定,农林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可在录取分数线下20分以内投档,这意味着一本农林院校最高可降20分录取。并且,相关院校详细名单在省招办公布的招生之友名册中查询。
究竟保一本,还是上二本?招生老师们普遍认为,每一种选择都有不同的优势,考生应根据自身实际来选择。举例而言,一本院校平台相对更高,对考生来说,未来就业、考研会更有利。但是,如果考生有特别青睐的专业和兴趣,一本院校又不能保证考生所喜欢的专业,也可以考虑找个不错的二本挑个喜欢的专业,因为关于专业学习,有兴趣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专家支招:"压线"考生究竟该怎么报志愿才有胜券?
压线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有多角度分析,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充分利用平行投档、关注热门专业的分数变化。
1、多角度分析,合理设置志愿顺序
压线考生可以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合理设置志愿顺序。首先,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权衡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与自己志愿职业相关的专业。
其次,要考虑学校的招生录取情况,了解相对容易录取的专业和批次,若条件允许,可以设置一到两个非常有把握的志愿,增加录取的机会。
最后,要考虑地域因素,有的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稍低,因此可以在填报志愿时考虑将这些学校和专业放在合适的位置。
2、充分利用平行投档
对于压线考生来说,平行投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平行投档指的是在第一次投档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修改志愿序列,再次参与投档。
因此,压线考生可以选择在第一轮的投档中,选择相对较低的批次和专业填报,留出机会参与平行投档。在平行投档时,可以根据当年的录取情况和自己的分数,及时调整填报志愿,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3、关注热门专业的分数变化
压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密切关注热门专业的分数变化。热门专业的分数一般较高,但有时会有波动,对于分数稍微压线的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以通过了解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以及招生学校对于热门专业的招生计划,结合自己的分数情况,合理调整填报志愿。有可能在一些热门专业的分数稍有回落或招生计划较大的情况下,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压线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全面考虑自身情况、学校招生情况、地域因素等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并善于利用平行投档和关注热门专业的分数变化,最大限度地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压线本科线考生如何报志愿的相关内容。
压线本科线考生报志愿技巧如下:
一批本科“压线”志愿填报技巧
1、考生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数据,把不同的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一本分数线附近的一本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够上一本分数线的考生,要选择一本院校里录取线较低的院校,需要去查询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后选择录取线较低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报考。
2、 一本“压线”考生要注重“冲一保二”。一方面,要利用好分数,争取被上线批次的大学录取;另一方面,要重视二本志愿的填报,而且要将此作为重点来考虑,可以选择二本中的好学校和好专业去报,一本踩线生在二本批次中,其分数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二批本科及以下批次“压线”志愿填报技巧
1、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不妨选择外省院校,这样既可以保院校又可以选择一个相对理想的专业。从近年来的录取数据来看,省内院校的报考人数众多,第一志愿上线率极高,录取分数逐年上涨,竞争压力很大。
2、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压线”考生一定要关注“大小年”。考生在衡量近几年的分数线之后,还要看所选的院校各专业近三年高出本省批次线的平均分,在往年的分数上留有余地。要把握“分有所值,留有余地”的原则,切不可仅以最低录取分作为填报标准。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917教育网
1、合理组合院校志原。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林专调剂,具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倒计时,压线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如何填报压线生高考志愿1、高考压线生要尽量选择往年有征集志愿的院校及专业。2、高考压线生就是高考成绩卡在省控线上的考生,由于高考控制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虽然压线生可以填报志愿,但绝大部分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要超过省控线的。3、压线考生选择报考院校及专业时,可以选择往年录取情况不好的,比如农林类专业或地矿类院校等等。这些冷门院校或专业录取机会大一些,每年的录取分数低一些。压线本科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该如何复习1.注意梳理知识点,多见新题型。在复习过程中,平时较少涉及的题型、较偏的知识点也不能疏忽,同学们应该通过多见新题型,来提升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2.重点复习名著、经典。这两项在答题上都有规律,同学们只要认真复习,并掌握答题技巧,高考中拿到基本分相对较容易。此外,同学们还应继续背诵教材里要求背诵的篇目,从而在这些“必得分”上“稳操胜券”。3.多看满分卷、高
高考填志愿时该如何选择专业?高考选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决策,涉及到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因素。在做出选择时,您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兴趣和天赋:选择与个人兴趣和天赋相关的专业,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往往能够更好地坚持学习,并最终发展出更高的专业素养。2.就业前景: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就业前景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可以参考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率和薪资
广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广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如下:(一)了解招生录取政策。考生填报志愿前,要认真查阅省招生委员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粤招〔2023〕3号),了解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批次及类型、志愿填报要求、投档原则;登录拟填报高校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看拟填报高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的录取规则、身体条件限制等要求。
如果想当警察,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一、报考公安院校,首选:公安类专业。1、2016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的文件精神,毕业生参加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全国统一考试,由省公务员局会同省公安厅,结合实际确定入警比例,划定合格分数线。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察等均合格的毕业生,按有关规定和程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首先根据自己的位次来确定大学;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来明确专业方向,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接着优选目标志愿,对于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最后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将最想上的院校放在前面,将比较稳妥的院校放在中间,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专业选择专业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要想学有所成,最
压线本科线考生如何报志愿压线本科线考生报志愿技巧如下:一批本科“压线”志愿填报技巧1、考生一定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数据,把不同的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一本分数线附近的一本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够上一本分数线的考生,要选择一本院校里录取线较低的院校,需要去查询学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最后选择录取线较低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报考。2、一本“压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段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时间通常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具体的时间安排每年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时间安排:高考成绩公布:一般来说,高考成绩会在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月左右公布。具体的公布时间会在事先进行公告,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或其他官方渠道获取成绩公布的时间。志愿填报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左右会开始进行志愿填报。
2024-11-25 07:39:35
2024-06-26 05:29:29
2024-05-17 18:51:39
2024-10-07 22:48:22
2024-06-04 20:17:02
2024-04-22 14: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