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12:16:26 | 917教育网
周浩,出生在我国青海的小县城的普通家庭中,从小时候开始,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同时他从小就表现 出一种特别的活力,对于外界的许多东西都很好奇。
同时,生长的环境也给了他不小的帮助,从小时候起,他就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动手能力极强。
智商高,动手能力强,不出意料的话,周浩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小创造家、工程师、机械师。
周浩后来的表现也没有让那些曾经看好他的人。在学校,他更是文体两开花,学习和生活都是别人的榜样。在高考中,更是考出了总分660分的好成绩。从小到大,周浩的表现都是十分出众,是别人眼中羡慕不已的学霸的样子。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入读北京大学后,做了一个让人许多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离开北大,转入技校学习。
考入北大,为了自己的梦想转入了技校
2008年高考以后,周浩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绩,在青海省理科高考生中位列前五名。在当时说,国内的大学基本上都能进,可以供他选择的余地有很多,却不曾想,这高分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周浩在高考前就曾经结合了自己的成绩以及爱好确定了自己的高考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但是,实际上,以周浩的高考成绩来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确实是没有将他的好成绩利用到极致,在许多人看来,他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周浩身边的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成绩就应该去上清华北大,而周浩刚开始是要坚持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但是他的父母、老师都认为,清华北大是更好的选择。
也许是周浩当时还太过年少,或者说是对自己的兴趣把握得不够,他对自己的梦想并没有后来的那种异于常人的坚定。
在家人、老师、同学的建议下,他没有选择报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而是选择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并且,不出意外地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录取。
虽然周浩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但是他心里,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开心,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兴趣。
在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后,他更加坚定自己当年的想法,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进入北京大学后,因为他选择的是生命科学专业,但是他自己兴趣不在这里,从前也没有这方面的了解。
在北大的学习,更多是以知识类、以理论知识为主,而他真正感兴趣的,并不在这里。所以在进入北京大学学习以后,他产生了极大的不适感。
当时他认定了在北大所学的并不是他想要的,在跟家人提出了他的想法之后,经过仔细思考,他选择休学一年,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休学期间,他到许多地方去工作、体验,希望能够寻求自己的梦想。在工作期间,他体会了人间百味,仿佛寻到了自己的梦想。
随后,周浩不顾家人的反对,做出了一个震惊了许多人的决定——从北京大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顶尖学府转到了一间普通技校。
在技校的学习中,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目标所在。在技校的学习中,他怀抱着小孩子时的兴趣和初心,对于每一项新奇的技术都很好奇,努力地学习着每一种机器的构造、使用。
同时,他也取得了不少杰出的成绩,甚至取得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冠军,取得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有人在采访中问他,有没有后悔当时从北大退学的决定。周浩回答,自己没有后悔过,反而庆幸当初自己有勇气去寻找自己真正的梦想。 917教育网
人生道路上的一种抉择,理想与面包
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会面对着许多的选择,在这些选择中,我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做了许多不情愿的选择。关于理想与面包的选择,难倒了多少人。
曾经,在北京大学的文凭和自己的兴趣中,周浩选择了前者,后来为了后者,放弃了许多的东西。
真正能够做到放弃生活的苟且,背上行囊去寻找诗和远方的人又有多少。周浩为了梦想和兴趣,从北大转到技校的这份勇气,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关于理想和面包的选择,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可以为了理想,不去考虑生活上的细枝末节,但是也有人因为面包,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理想。
哪一种想法都没有对错可言,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的选择,做好自己,做到问心无愧,那就没有遗憾了。有人说周浩傻,也有人说他的行为有些冲动……但是,无论怎么说,他的勇气,值得我们去肯定。
同时,周浩的经历也在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兴趣,才是第一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困难的,是痛苦的。
所以,教育的过程中,兴趣也应该要纳入我们的选项范围。虽然现在周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当初周浩的父母能够让周浩按照他的兴趣进行选择,说不定周浩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是面包,能够使我们生活、发展得更好;而周浩的机械梦想和兴趣则是理想,可以让我们了却自己的心愿不留遗憾。
虽然过程坎坷,但是,周浩最后也成功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那么换做我们,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无他,唯心而已。
人们对天才的关注度往往出奇的高。作为当世神童的孙天瑞自然不例外,他的学习生涯为人们津津乐道。
何许人也
说到神童,虽然在人们心中标准不一,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成绩优异,思维灵活,善于思考,天赋秉异。神童的出现或许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况,但是神童的成长就需要他的家庭环境的呵护。
孙天瑞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一个普通家庭。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他已经在识字,四岁读完四大名著,十岁就读完了所有小学初中该学的内容。
曾经随父母置办年货时,大人刚要拿出手机计算账目,孙天瑞张口就能报出准确数字,这让他的父母更加坚信他的天赋。
在正常家庭里学习好的孩子或许就留在本年级里轻轻松松地度过,而他的父母却能够发现孙天瑞有着更大的潜力,给了他提前读完小初课程的条件。
除开在学习上的遥遥领先,孙天瑞也是个全能型人才。
他曾获得过长春市第四届少儿游泳比赛的冠军。甚至上学期间,他给自己安排了读书、下棋和运动,以至于没有时间写作业,由他的母亲代写被发现后,在母亲的请求下,老师取消了孙天瑞的作业。
随后,孙天瑞就与哥哥姐姐们一起学习高中内容,复习准备高考,学习的扎实劲儿与其他人一般无二。一路顺水推舟,13岁那年,身高182的他,与大孩子们一样踏上了高考的考场,最终带着654分的成绩胜利归来。
高考乃是独木桥之上,有多少人在那里半途而废,中路翻车,走过已是不易,脱颖而出便更是傲人的战绩。作为神童,孙天瑞的诞生或许不像皇官贵族的子嗣诞生般,一时引起巨大的轰动,却已经为不可知的后文埋了一个伏笔。
有着如此出色成绩的他,也被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眼相待。出人意料的是,孙天瑞放弃就读北京大学的机会。要知道,北京大学是全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普通人削尖脑袋想往里钻。
然而在选择大学这一方面,孙天瑞与他的父亲发生了分歧。父亲当然希望他上北大,理由是北大“名气大”,而孙天瑞相中了北航的一个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这是他埋藏已久的心愿。
孙天瑞权衡比较之后,才作出这一决定。北航更适合他的天赋,比起舞文弄墨,或许那个专业他才能展翅翱翔。在合适的位置,天才才能把他的光芒展现得淋漓尽致。
孙天瑞小时候就喜欢摆弄机械,研究模型构造。父母也极力支持他,不会责怪他弄坏家里的物件,有一次孙天瑞把家中的零件拆得满地是,父母回家看到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与他研究如何把音响重新组装起来。对于这次孙天瑞去北航,深思熟虑之后也选择了支持他。
大学里他是怎样的
《伤仲永》中天才的陨落,天赋的不正当应用,令后人倍加惋惜。假如孙天瑞大学之后不努力,足以把仅有的一点天赋消耗殆尽,也无疑成为第二个伤仲永。不仅蹉跎了岁月,也践踏了天才的名分。
幸运的是,孙天瑞没有步入仲永的后尘。甚至可以说,上大学后,他比常人更加努力,在别人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小说的时候,他仍然选择了学习。
10岁就会炒鸡蛋的孙天瑞也有着强大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他的父母也没有上了大学要陪读的打算。虽然年纪小,但是他能够很好地融入大学的群体,与比他年龄大数岁的一起生活、学习。
有人请教孙天瑞为什么学习又快又好,他的答案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灵丹妙药。只不过是,上课时把老师讲的都弄懂了,不把学习当作负担来看。虽然这样的话已经说得够多了,但是从神童嘴中说出同样的话,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了。
说到后来
20岁,同龄人还在读着本科,赢在起跑线的他,已经博士毕业,并且能够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继续行进。
拥有天赋并且勤奋努力的他成为许多年轻人艳羡的对象,绝大部分人还是被他付出的努力劝退了。表面上光鲜的孙天瑞,童年缺少了许多玩耍的时间。他自己并不以为意,目光长远,不会局限短短的玩乐时间。
职业家评论孙天瑞,说他在13岁,选择专业与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有着明确的目的,在将来的求职生涯中迷茫的可能性极小。
孙天瑞在最终也却是一以贯之,毕业后没有转行,留在这个领域继续突破。有了创造欲,天才的工作,就是能量不可遏制地释放。北航的梦实现了,孙天瑞在这个专业发光发彩的梦还没有实现,所以他才夜以继日地学习,释放着自己的能量。
天才不是天赋其才,都是努力为之浇灌。真正的天才不会把自己当作天才,哪怕外界对孙天瑞有多少赞美和掌声,他从来都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到处声张,依然能够沉得下心学习,把高中沉闷的学习贯彻到底。
除了孙天瑞自身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不得不说他的父母也是伟大的。在提“别人家的的孩子”时,也要反思一下“别人家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孙天瑞的父母不仅不责怪他拆坏家里物件,甚至还支持他,陪他一起“拆家”。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做不到的。
天才不是拔苗助长的,孙天瑞曾表示自己十分感激父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支持理解他,为他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孙天瑞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让许多人钦佩和借鉴。
鲁迅曾有言:“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对于孙天瑞,大概就是减少了小学初中简单学问的重复,缩短娱乐时间,把时间用在刀刃上,才能有压缩时间的奇迹。
孙天瑞今日之成就,不可说是天赋奇才,而应该说实至名归。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用疯子一般的热爱、志向和努力,展现了天才般的人生之路。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傻子和天才,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懒汉和学霸,这也是从孙天瑞身上所学到的。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660分考上北大,却在大.的相关内容。
高考660分考上北大,却在大二退学读技校的周浩,如今怎么样了详情如下:
现代社会竞争比过去激烈很多,但凡家里有个孩子父母的压力就小不了。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盼着孩子能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份好工作是中国父母的普遍心理愿望,如果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估计父母做梦都能笑醒。但,如果孩子考上名校、又非要退学去读技校呢?
记得读书那会儿,“技校”这个词在老师、家长的嘴里多少带点贬义,经常听教导:“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去技校学门技术,混饭吃了!”的确,按传统的想法读技校就代表成绩不好,未来暗淡,但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周浩却是一个特别的例子,他放弃北大选择技校,7年后给了父母大大的惊喜。
2008年,周浩参加高考,考出了660多分的好成绩,当年青海省的理科前5名中就有他的名字。原来,周家本来也算书香之家,父亲在深圳大学工作,他给了周浩很多学习方法的指导,再加上周浩自己努力认真,高考时正常发挥便轻轻松松跨过了名校门槛。但令人惊奇的是,他居然不想去清华北大!
原来周浩从小就爱拆机械、组装电器,家里能拆能装的东西都被他试了个遍,他特别讨厌注重学术理论的东西,喜欢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所以当年填志愿他就跟父母家长起了冲突,他本想报另一所实用课程多的名校,但父母家长坚决反对,苦口婆心跟他讲道理,周浩只好妥协了,去了北大。
事实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周浩在北大时听理论课总是昏昏欲睡,时间长了,他越来越怀疑自己,甚至觉得喘不过气来。他想去上工科院的实操课,但因为不是本院的学生没法上,想转院又很难。别人都羡慕他读了北大,他却很羡慕那些去了技师学院的同学,成天上网搜技校资料,做梦都梦见自己在机器上练习技术。
这样的日子持续一阵后,周浩感觉自己心理都出问题了,他怀疑自己可能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于是决定先休学去打工放松。打工虽然让他得到了社会锻炼,但一回北大他还是郁郁寡欢。他开始思考自己过去是否太听话了,完全没有自我,于是,周浩决定彻底自我一回不读北大了,凭着自己的高学历,选个比较好的技师学院读去。
可想而知,周浩的决定遭到了所有人一致阻拦,他好不容易说通了母亲,父亲又不肯,还是母亲出面劝,父亲才勉强同意。2011年,周浩拖着行李走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大门,当时他的心情只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北大学子主动去读技校,这样的事很少见,很快就引起争议,大部分人都觉得这孩子是疯了,放弃大好前程,将来有他后悔的时候。
就连周浩的父母也抱着一点希望,盼着儿子能反悔。没想到7年后,周浩却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后,学得特别开心,有事没事都泡在实验室里捣鼓数控机器,在之前没接触过数控技术的情况下飞速进步,成为学院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之一。
用周浩自己的话总结,他确实成了既有知识储备、又有专业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名企纷纷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周浩觉得,学海无涯,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深入研究,因此,毕业后周浩选择了留校任教,2018年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获奖选手名单上“机械类一等奖”名单上就出现了周浩的名字。
在此之前周浩已经获得14年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冠军。如今的他不仅拥有了北京户口,还成为广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之一。以周浩的才能,将来他必定会在数控技术领域有所成就,他放弃了顶级名校的光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看到儿子的变化,父母也理解了他的选择,不再约束他,而是鼓励他继续在这条路上努力。
但笔者还是想说,周浩能“转型”成功是因为他本身就很出色。他具备了考上清华北大的实力。有实力,面前可选的路才会更多,所以支持如他一样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像他一样牢牢打下知识基础、用科学方法学习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2003年的中科大少年班以其标志性人物宁铂的出家而宣告失败,早已说明单纯的注重培养神童的知识储备,不仅造不出杰出人才,甚至连“人”也很难培育出来。尽管人们也知道“伤仲永”的道理,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依然跃跃欲试。例如,10年前的泰安“小神童”的苏刘溢,7岁读完初中,还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东省一等
甘肃省参加高考人数20232023甘肃省参加高考人数是247848人。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考共报名247848人,其中高职院校综合评价录取23066人,中职升学考试27965人,消防单招68人,残障生单招44人,参加统一高考考生196705人。全省共设置15个考区195个考点6966个考场,设置备用考点102个、备用考场380个。2023甘肃省高考考点:甘肃省有1
江西男孩复读一年,从490分逆袭成高考状元,他是怎么做到的?高中复读一年能提几分?置信没有人可以肯定能进步几分,由于搞不好,还有可能掉分,以至有可能考砸了。不过,在10年前来自江西的男孩桂亚楠,却从490分逆袭成高考状元。桂亚楠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五口人,父亲是做绿化工作,他是家中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两个姐姐。桂亚楠从小学习成果不错,属于中上游的那种
26年前她以692分考进人大,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后来怎样?高考是我们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莘莘学子挑灯夜战无数个黑夜,就是希望一朝金榜题名;才会有那么多的母亲放弃自己的事业,陪伴孩子读书,也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每到高考期间,我们也都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社会上纷纷为考生开出一条高考通道,条件允许的话还会为考生送考,
大学本科毕业生考起军校要读几年?本科生服役后考读大专军校3年,本科军校要4年。军校的最高学府是国防大学,该校着重培养部队高级将领。从这里走出去的高级指挥官们,将是未来战争的引领与最高指挥者。其余比较有名的还有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等。军校每年从部队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军人待遇,在校期间一切学习生活费用由国家支付。平时着军
你如何看待当年高考707分,曾写《感谢贫穷》一文的北大女孩去参军的事?河北女孩王心仪,2018年高考以707分的成绩,考入了北大,她曾过《感谢贫穷》一文,火爆网络。她的故事及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感动了很多人。王心仪出生于一个普通农家,妈妈体弱多病,还得照顾多病的姥爷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六口的生活,全部都靠父亲在外做零活补贴家用。从小她就挑起了家庭的重任,各种农活、家
高考史上“最牛”的是哪3位学霸?高考成绩满分750分,一般可以考到600分以上,已经算得上是很厉害了,600多分的成绩报考国内一所重点大学不成问题,对于高考中成绩优异的学生,我们喜欢把他们称呼为学霸,学霸们是令人羡慕的对象,学习成绩好,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小熙下面要介绍的这3位高考学霸,是高考史上“最牛”的3位学霸,高考接近满分,考入了国内知名的重点大学,但是作为高考
09清华大学高考青海录取人数文科北京大学111810705陈琳工商管理类611北京大学101812716赵璐法学593北京大学101812806谢丽昳法学588北京大学101810101李晓蓉中国语言文学类583北京大学101813204赵碧文经济学类577北京大学101810420张梦梦公共管理类576北京大学101920603邓琳中国语言文学类573北京大
2024-06-10 20:35:57
2024-05-23 07:30:33
2025-01-27 18:16:51
2024-09-14 11:47:44
2024-01-08 23:51:43
2024-05-22 14: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