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9 11:37:02 | 917教育网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广东警官学院(Guangdong Police Colleg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合并入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3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9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748.74万元;馆藏图书92.88万册;设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有专任教师327人;截至2019年11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18人。
院系专业
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教学系部包括治安系、刑事技术系、侦查系、法律系、网络信息安全系、公共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警务指挥战术系、警察研修训练部、继续教育部 。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
省级重点学科: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
教学建设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
截至2018年12月,广东警官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 。 917教育网
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
科研平台: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信息侦查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设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
学术资源:
《政法学刊》是由广东警官学院主管,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
2006年,《政法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政法学刊》的“刑事法学”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入选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公安类本科院校名单一览表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科 )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本科 ) 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 ) 4、铁道警察学院(本科 ) 5、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 6、上海公安学院(本科 ) 7、江苏警官学院(本科 ) 8、广东警官学院(本科 ) 9、湖北警官学院(本科 ) 10、云南警官学院(本科 ) 11、北京警察学院(本科 ) 12、重庆警察学院(本科 ) 13、辽宁警察学院(本科 ) 14、吉林警察学院(本科 ) 15、山东警察学院(本科 ) 16、山西警察学院(本科 ) 17、河南警察学院(本科 ) 18、浙江警察学院(本科 ) 19、江西警察学院(本科 ) 20、福建警察学院(本科 ) 21、湖南警察学院(本科 ) 22、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 23、广西警察学院(本科 ) 24、新疆警察学院(本科 ) 25、贵州警察学院(本科 ) 。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有法学、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建校89年。
学校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 ,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南海、广州大学城和汕尾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3025亩,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图书402万册;有全日制本科生在校26972人,硕士研究生9700人,博士研究生1213人,博士后在站275人,留学生578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下设32个二级学院,拥有91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学校有专任教师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硕生导师1227人,有博硕士学位2287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名。
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有国家级校外实践基地3个、省级校外实践基地3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本;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等机构均设在该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9个):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西方美术史、国际贸易法、计算机辅助教育。
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学习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运动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教育心理学、自然地理学、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健美操、思修与法律基础、小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
省级精品课程(24门):美学、旅游文学作品选读、现代公司管理、漆艺基础、基础写作、点集拓扑、逻辑学、近代物理实验、教育传播学、教育学、化学教学论、无机化学、中国古代史、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态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课程与教学论、高等代数、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外国教育史、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华南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学科体系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物理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心理学、体育学、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学术交流
截至2021年4月,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连续举办四届东南亚论坛,“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后获批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完成招生并正式开学。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有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30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 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华南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形象标识
校徽
华南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交叠,阐明“以人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要义。主体图案结构严谨,点线相连,寓意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交叉和延伸”;色彩层次分明,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意义。
精神文化
校训
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校训含义:70多年来,该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共同铸就了该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珠三角的大学排名的相关内容。
珠三角的大学排名如下:
1、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广东省最高的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中山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很高的声誉,如化学、材料科学、地理学等。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山大学通常位列前200名。
2、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的大学。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化工、材料科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声誉。全球大学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通常位列前400名。
3、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华侨创办的大学之一,也是广东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的大学。该校在商学、新闻传播学、药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全球大学排名中,暨南大学通常位列前500名。
暨南大学的师资力量
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历史上暨南大学的教师队伍中曾有过马寅初、厉麟似、郑振铎、梁实秋、王亚南、周谷城、钱钟书、周建人、夏衍、许德珩、胡愈之、严济慈、楚图南、黄宾虹、潘天寿、沈从文、罗隆基、杨汝梅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截至2022年3月,暨南大学有专任教师2732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双聘)8人,外籍境外院士9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21人,杰青、优青获得者43人,珠江学者4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正高级职称902人,副高级职称1064人,博士生导师1160人,硕士生导师2218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旦、苏国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姚新生、陈志南、詹启敏、王锐、杨宝峰。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珠三角公办一本大学名单 珠三角的大学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珠三角的大学排名珠三角的大学排名如下: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广东省最高的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中山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很高的声誉,如化学、材料科学、地理学等。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山大学通常位列前200名。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的大学。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化工、材料科学等
珠三角的大学排名珠三角的大学排名如下: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广东省最高的学府,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国立大学之一。中山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很高的声誉,如化学、材料科学、地理学等。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山大学通常位列前200名。2、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的大学。在工程领域,尤其是化工、材料科学等
本人文科生503在长三角有没有好点的二本大学长三角三省市中上海的分数线比较高,地方保护性蛮强的,对外来学生要求偏高,所以报考有一定难度,而江浙两省相对较好,不过浙江高校比较少,除了在国内数一数二的浙江大学,其余的好像不是很有名,宁波大学也还可以,有本二专业,但分数可能较高。而至于江苏,高校众多,比较好的本二高校也很多。苏州大学(211高校),有本二,但是分数比较高。扬州大学
珠海有几所大学啊?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是华南地区最高学府、国家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山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是暨南大学的一个分校区,位于广东珠海。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个国立华侨高等学府,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重
长三角大学排名长三角城市群35所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为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包括苏浙皖沪3省1市全部区域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
地理师范类专业大学排名1 北京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2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3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4 南京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5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6 武汉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7 首都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8 东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9 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师范)10 河南大学 地理科
三本高校1、4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NankaiUniversity,Binhai,简称南开滨海,肇始于2002年,正式成立于200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南开大学和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南开大学的下属独立。2、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BeijingNormalUniversity,Zhuhai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所经教育部
广东在外省读211大学,读完后回到珠三角就业困难吗个人认为,在广东省内读一个二本大学,也要比读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211大学好。国内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211院校,如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在广东省内的知名度极低,即使其自身是211工程院校,也难以得到广东省内用人单位的认同。例如211大学之中的“石河子大学”,部分对大学认识不多的人,甚至会以为是一所民办学校
2024-06-10 20:35:57
2024-06-21 05:48:17
2024-05-23 07:30:33
2024-04-04 15:29:30
2023-11-14 18:25:37
2024-05-25 15: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