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14:22:00 | 917教育网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大学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努力构建起既符合世界标准、国家政策导向、时代发展要求,又具中国特色、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
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影响三大指标构成,评价指标覆盖教学水平、培养质量(杰出校友)、杰出师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创新基地、办学层次、社会声誉和国际化水平等10大核心质量指标,涵盖的评价指标有200多项,确保评价结果体现的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影响。报告总负责人、艾瑞深研究团队总监赵德国指出,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是目前中国大学评价指标最为系统全面、评价思想与方法与世界接轨、涵盖大学核心职能评价、最具特色的大学排行榜。 与国内外其他大学排行榜相比,拥有五大特色优势:
一、数据权威,确保公信:评价指标全部采用第三方权威机构数据,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可重复验证、国家政策导向和国际发展趋势。与其他评价机构不同的是,不采用缺乏公信力、权威性和学界认可的自建数据库指标数据,规避了因采用“自建数据库”指标数据导致评价结果因人为操纵失去公信力、透明性、不可重复验证而引发广泛质疑的弊端。
二、思想先进,海纳百川:跨学科、跨领域组合的教授专家团队虚心听取和接受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不断将能持续反映大学办学成就的公开数据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保证了评价指导思想符合世界发展潮流、高等教育规律、大学评价标准和社会公认的教育评价常识,规避了外行评价内行、违背教育基本常识的弊端。
三、质量优先,与时俱进:不以“学生数量”和“新生入学分数”代替“毕业生质量”,从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两大方面考核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重点强调毕业生校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所取得的职业成就,引导高校回归“立德树人”的办学根本。
四、贡献导向,评价科学:不以“论文专利数量”代替“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科研评价重点强调学术成果的世界影响、学术水平、国家贡献与区域贡献,有利于引导高校科研成果更加注重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中的贡献与价值。
五、结果合理,求同存异:不重理轻文、不重学轻术、不重科研轻教学、不采用无法公正的同行评议或声誉调查,首倡大学分类分层分区分级评价,避免了对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人为硬性同质化归一失真排名,有效实现了教学与科研、文科与理科、不同类型人才评价指标并重,保证了各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合理分类错位发展办出特色。 名次学校名称类型地区排名总分办学类型等级层次1北京大学综合北京1100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清华大学理工北京298.23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3复旦大学综合上海182.2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武汉大学综合湖北181.8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北京381.67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6浙江大学综合浙江181.66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综合上海281.4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8山东大学综合山东180.8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9同济大学理工上海175.88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0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工湖南175.75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1吉林大学综合吉林175.6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2北京师范大学师范北京475.3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3南开大学综合天津175.0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4中山大学综合广东175.0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5四川大学综合四川175.0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6华中科技大学理工湖北274.9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7西安交通大学综合陕西174.3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8同济大学理工上海373.0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9中南大学综合湖南273.0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黑龙江172.7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1南京大学综合江苏172.45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2厦门大学综合福建172.3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3东南大学综合江苏271.5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4天津大学理工天津271.53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5重庆大学综合重庆170.9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北京570.8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7华东师范大学师范上海469.95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8东北大学理工辽宁169.1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9北京理工大学理工北京668.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0华中师范大学师范湖北368.6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1太原理工大学理工山西268.61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2西北工业大学理工陕西268.16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3华南理工大学理工广东268.07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4湖南大学综合湖南367.76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5中国农业大学农林北京767.36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6兰州大学综合甘肃167.2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7电子科技大学理工四川267.1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8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北京866.8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9东北师范大学师范吉林266.7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0北京科技大学理工北京966.5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1西北大学综合陕西366.52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2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湖北466.3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3长安大学理工陕西466.28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4北京交通大学理工北京1066.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5中国地质大学理工湖北566.19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6中国矿业大学理工江苏366.15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7南京农业大学农林江苏46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8南京师范大学师范江苏565.91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9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工黑龙江265.91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0华中农业大学农林湖北665.8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1华东理工大学理工上海565.7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2中国海洋大学综合山东265.61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3南京理工大学理工江苏665.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4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工河南165.53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5西南交通大学理工四川365.47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6西南大学综合重庆265.36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7第三军医大学医药重庆365.32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8暨南大学综合广东365.26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59上海财经大学财经上海665.21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0第二军医大学医药上海765.15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1北京邮电大学理工北京1165.0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2中国政法大学政法北京1265.02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3云南大学综合云南164.98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4第四军医大学医药陕西564.85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江苏764.85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6合肥工业大学理工安徽264.8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7中国石油大学理工山东364.7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8湖南师范大学师范湖南464.6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6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陕西664.69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0苏州大学综合江苏864.68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工陕西764.6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2河海大学理工江苏964.5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湖北764.4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4郑州大学综合河南264.2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5华南师范大学师范广东464.26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6西南财经大学财经四川464.25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7南昌大学综合江西164.24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8东华大学理工上海864.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9上海大学综合上海964.1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0北京化工大学理工北京1364.0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1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北京1463.97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北京1563.8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3陕西师范大学师范陕西863.82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4福州大学理工福建263.81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5北京林业大学农林北京1663.8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6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工江苏1063.7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北京1763.72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8华北电力大学理工北京1863.68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9广西大学综合广西163.67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0华南农业大学农林广东563.67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1北京工业大学理工北京1963.63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2首都师范大学师范北京2063.6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3福建师范大学师范福建363.56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4东北林业大学农林黑龙江363.49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5南京医科大学综合南京163.46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96燕山大学理工河北163.44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7首都医科大学医药北京2163.42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98新疆大学综合新疆163.41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9南方医科大学医药广东663.39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100浙江工业大学理工浙江263.39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
2023医学院校排名院校排名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 办学层次1 北京协和医学院 35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 海军军医大学 64 世界高水平大学3 首都医科大学 65 中国一流大学4 空军军医大学 72 世界高水平大学5 北京中医药大学 99 世界高水平大学6 哈尔滨医科大学 104
西南地区大学排名西南地区大学排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雄居校友会2021中国西南地区大学排名前5强。西南地区(含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共有10所高校挺进全国100强。下表是具体的排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吉利学院、昆明文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名列2021中国西南地区民办大学排名前5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
西南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文科英语专业,理科机械专业。西南大学学校官网显示,在西南大学优势专业排名中,文科优势专业排名第一的是英语专业,理科优势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机械专业,两个专业在全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被评为五星专业。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西南地区大学排名1 四川大学 18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 电子科技大学 34 6★ 世界高
浙江所有大学排名校友会2022浙江省大学排名:浙江省内排名第1,全国排名第4,浙江大学。浙江省内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66,宁波大学。浙江省内排名第3,全国排名第78,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内排名第4,全国排名第81,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内排名第5,全国排名第115,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内排名第6,全国排名第120,浙江理工大学。
四川省前十名大学排名榜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众多优秀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以下是四川省前十名大学排名榜:1.四川大学:成立于1896年,是四川省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之一。2.西南交通大学:成立于1896年,是中国最早的高等交通学府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之一。3.四川农
西北地区哪3所非211工科大学,专业实力赶超985,值得报考?地理位置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相信大家也知道,近几年来,华东地区的高校非常受到考生们的青睐,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而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却受限于地理因素,很多高校自然也不受欢迎。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的发展自然与经济发展是离不开关系的,不同的城市,大学的发展自然也是有着天壤之别。不过由于许多原
中国前十名中医药大学中国前十名中医药大学如下:1、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重点医科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一体,是我国的医科学研究型的重点大学。并且依托于清华大学,看展合作办学,部分进入“211”和“985”工程平台建设行列。2、首都医科大学。学校建校于1960年,学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一所研究院,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学校拥有
审计专业大学排名1南京审计大学、2广东财经大学、3山东财经大学、4西南财经大学、5浙江工商大学、6天津财经大学、7浙江财经大学、8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9石河子大学、10贵州财经大学一、审计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具备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审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024-06-10 20:35:57
2024-06-21 05:48:17
2024-04-04 15:29:30
2024-05-23 07:30:33
2023-11-14 18:25:37
2024-07-24 08: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