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00:03:59 | 917教育网
在一个老师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选择。专科生,很多就是高考失利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就有求知的欲望,而且在现在的就业机制下,很多就业机构对应届毕业生的选择都是先学历后能力,所以高一级的学历给了他们获得更好工作的机会,这或许是这些专科生选择专升本考上本科的最本质的原因。
在父母看来,孩子的选择积极上进,当然应该给予十足的支持。现在高考的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好一点的学历?如果孩子能不断努力,对家长来说更是很大的欣慰。所以专科生在专升本的过程中根本不会为了经济压力而有任何的犹豫。
对学生自己来说,专升本其实是改变人生的机会。周围有些学生,也是专科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专升本,有了本科文凭,拿到本科文凭后,他们依旧不放弃,慢慢地上了研究生,成了博士,最后进入了研究领域,成了知名的学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所以,从专科升到本科,就像第二次高考的魔力,几乎点燃了所有专科生学业能力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人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高考一次偶然的成功,并不是骄傲的理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哪怕你是专科生,只要你不停息地努力,总会有实现梦想大那一天。
我是天云,公众号天云博士和你一起说教育,聊精进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06年为什么好多专科学校变成本科学校的相关内容。
是国家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如何通过三本努力上一本大学学费?如何通过三本努力上一本大学学费?要想上一本大学,学费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不能出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家庭和社会的资助,许多人都会遇到学费的问题。虽然三本学校的学费较低,但也不是轻松可负担的。那么,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三本学校的努力来上一本大学,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关注点。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
为了考上清华大学,你做过哪些努力?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并非埋头苦干,蛮干,而是有计划的练习与学习,自我反思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世上没有绝对的天才,只有聪明人背后无限的努力。虽然最后,成绩出来时,一切就犹如我们常听见的"刷刷题,考试不难的!!"诸如此类的话语,但这背后无非都藏着努力奋斗的千言万语。说说我曾经的经历,在考研的路上,从大一就想好走保研
为什么本科要转为职业本科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我家旁边就是一所民办大学,两天了,120声音不断,多少孩子的血泪。民办本科本意是为了扩大招生,同时也因为国家不想承担过多的投入,就承包给了民企,这些大学往往以盈利为主教学为辅。很多人可能觉得三本的孩子都不怎么样,其实不然,部分的确是如此,但是也有很多是分数线达到了二本甚至一本,但因为只能去偏远地区学习,于是就选择了省内民办学校来完成自己的学历,
你觉得考上大学难吗?为了考大学,你做过哪些努力?我觉得考大学不难,但要考理想的大学就不容易了。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你可能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你需要在高中阶段努力学习各科知识,掌握考试技巧,提高解题能力,争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多元化学习: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你还需要关注时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动态,拓
高考过本科线为什么不读本科而去读专科?2020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了,成绩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的考生成绩达不到本科线,所有的考生成绩却远远超过了本科线,而对于那些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之所以报考了专科院校,并不是因为填错了高考志愿,可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选择,而这些考生大多只能考上三本大学,之所以选择专科院校,是因为他们认为就读三本大学不值得,4年学费非常贵。针对于这个问
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能不能考211或985的研究生?可以的,每年报考985或211院校的考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比较大。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
为什么专科的通知书都发了本科还不发各个省市区、各个批次的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时间不一样,从7月15日前后到8月底一直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第一批(提前批、一本)已经或就要开始录取,正常情况下应该从现在到7月25日前后就能发放录取通知书。第二批(二本)7月20日(有的省市区要到26日)前后开始录取,正常情况下应该在7月25日(有的省市区要到8月1日)前后就能发放录取通知书。第三批(三本)7
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有什么影响?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有利于学校发展。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除了原来的母体学校在过渡期内给予新设独立院校以学科专业、师资方面的长效扶持外,在省市政府的牵头下,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学校也可以建立对口扶持,比如西京学院就与西北工业大学签订了对口扶持协议,输入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同类学校之间也可以结成联盟,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新的机遇正在路上。转设后的南
2024-06-10 20:35:57
2025-01-27 18:16:51
2024-05-23 07:30:33
2024-06-21 05:48:17
2024-04-04 15:29:30
2024-05-15 16: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