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18:06:59 | 917教育网
贵州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人数40.3万人。
增加人数:
招生计划为40.3万人,其中本科计划为17.8万人,比2022年增加1669人。
历年人数:
贵州省2018年高考报名考生总数为441731人,比去年增加29834人。其中,全国统考报名考生数为380110人,比去年增加16641人,中职单报考生数为49855人,比去年增加12364人;五年制、三二分段考生数为11766人,比去年增加829人。
全国统考考生中,理工类考生221013人,文史类考生109856人,艺兼理考生8119人,艺兼文考生23465人,体兼理考生9486人,体兼文考生8171人;应届考生313760人,往届考生66350人;男生181930人,女生198180人。
贵州本科录取率:
高考录取率:
当年参加高考的本地考生人数为A,当年考入大学的新生人数为B,本地高考录取率:S=(A/B)100%。
学校录取率:
当年报考学校的考生A,当年B大学录取的新生人数,学校当年高考录取率:S=(A/B)100%。
“高考录取率”是指实际参加高考的高考学生人数(或申请人数)的百分比。
2022年录取率:
以2022年为例,贵州2022高考人数为47.8万人,本科录取率33%;一本录取率17.68%。
2023年贵州高考人数大约有48万人,根据往年的本科录取率预测,2023年贵州高高考本科录取率是47.7%左右。
录取率作用:
高考录取率是决定一个省(市)高考难度的标准参考系数。录取率越高,相对而言考大学越容易,录取率越低,考大学的难度越高。决定一个地区高考难度的关键因素不是考卷难度也不是录取分数线和参加高考总人数,而是最终的高考率取率。
以上数据出自高三网。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年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的相关内容。
2022年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
第一梯队:北京
清华北大2022年在北京的招生人数为550人,招生总人数位列全国第一。
第二梯队: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江苏、山东
清华北大以上省份的招生人数在300—400左右,其中河南省人数最多,招生计划共计424人。浙江、湖南、四川和湖北分别为350人、330人、320人、310人。山东和江苏省招生人数均为300人。
第三梯队:广东、河北、辽宁、陕西、安徽、上海、山西、重庆 917教育网
清华北大在以上省份的招生人数在200人以上,300人以下。其中广东省人数最多,为280人。河北、辽宁、陕西、安徽、上海依次递减,分别是270人、250人、240人、230人和220人。在山西和重庆招生人数差不多,都是210人左右。
第四梯队:福建、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天津、贵州、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
清华北大在以上省份的招生人数相对前几个梯队会少很多,但也在100人及以上。其中福建和江西人数较多,分别有190人和180人左右。在广西、黑龙江、吉林和天津的招生人数大致相同,分别有160人左右。在新疆、贵州、甘肃、内蒙古、云南的招生人数则低于150人,分别是140人、140人、130人、110人和100人。
第五梯队:宁夏、青海、海南、西藏
清华北大在宁夏、青海、海南和西藏的招生人数是最少的,分别是70人、50人、50人和30人。
拓展内容:
2022年清华大学分数线:
1、提前批(理科定向):
宁夏630分;甘肃632分;江苏663分;贵州657分;内蒙古656分;湖南660分;山西655分;宁夏622分;广西670分;河南680分;安徽673分;四川687分;天津706分;云南692分;浙江687分;山东667分;福建669分;广东672分;江西656分;黑龙江646分;吉林658分;陕西677分;辽宁680分。
提前批(马思理论):
甘肃616分;江西639分;江苏633分;山西621分;贵州678分;河北652分;北京685分;河南647分;陕西635分;湖南641分;安徽635分;四川647分;浙江692分;山东671分;福建650分;广东653分;辽宁653分;湖北648分。
专项计划:
河南理科675分、文科637分;宁夏理科626分、文科588分;甘肃理科633分、文科606分;山西理科626分、文科584分;广西理科635分、文科642分;贵州理科650分、文科666分;吉林理科644分、文科591分;江西理科661分、文科630分;内蒙古理科645分、文科589分;安徽理科670分、文科621分;河北650分、文科640分;云南理科689分、文科685分;青海理科594分、文科584分;贵州理科650分、文科666分;黑龙江理科639分、文科597分;新疆理科614分(含南疆单列)、文科564分;四川理科670分、文科631分;海南理科786分、文科749分
高考统招:
北京不限组689分、物理组688分、物化组688分;内蒙古理科668分、文科624分;吉林理科675分、文科636分;宁夏理科637分、文科619分;广西理科681分、文科671分;广东物理组684分、物化组684分、历史组655分;天津物理组710分、物化组708分、不限组713分;浙江通用基础类710分、物理基础类695分、临床医学类696分;江苏物理组674分、物化组674分、历史组639分;山西理科667分、文科627分;河南理科684分、文科652分;江西理科670分、文科644分;黑龙江理科665分、文科633分;
贵州理科664分、文科679分;安徽理科687分、文科642分;辽宁物理基础类682分、临床医学类682分、通用基础类661分;云南理科705分、文科697分;湖南物理I组674分、物理II组669分、物化I组678分、物化II组670分、历史组650分;山东物理基础类672分、临床医学类672分、通用基础类687分;海南物理组842分、物化组834分、不限组867分;湖北物理I组680分、物理II组676分、物化I组681分、物化II组676分、历史组659分。
以上就是贵州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 贵州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人数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高职专项计划招生高职专项计划招生的意思是指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本科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高职计划由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
贵州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贵州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如下: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由于每个地区情况特殊,所以国家教育部规定,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
西南大学2020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高校。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府、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根据国家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简章。一、招生对象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
2022年江苏高考招生计划人数而全国1519所高校在江苏计划招生400519人,其中本科计划226063人。2022年江苏省共有40万名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共设251个考点,11352个考场,6万余名工作人员参与高考。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校自行划定。《普通高等学校
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能报几个志愿?能报几个专业?高校专项计划可以让同学们在高考时录取更有优势,但是在报考高校专项计划的同时,同学们也对它存在许多疑问,例如:“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几个专业”等问题。本期我将围绕这几个问题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一、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能报几个学校?几个志愿?高校专项计划,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
贵州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贵州省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如下: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由于每个地区情况特殊,所以国家教育部规定,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
云南地方专项计划招生条件要求(一)国家专项计划报考条件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88个贫困县连续三年以上户籍(于2020年9月1日以前转入),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2.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迪庆州考生应具有迪庆州高中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1.考生本人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共100个县中的农村区域连续三年以上农村户
郑州大学招生人数2023郑州大学在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共计10370人。1、招生方案。学校今年招生规模稳定,按照30个大类25个专业1个试验班招生优化调整了大类招生方案,两个招生大类调整为按专业招生。原临床医学类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招生,原外国语言文学类按英语、日语、德语、俄语专业招生。2、新增专业。今年新增两个社会急需专业,人工智能和密码科学与技术。
2024-06-10 20:35:57
2025-01-27 18:16:51
2024-05-23 07:30:33
2024-06-21 05:48:17
2024-04-04 15:29:30
2024-05-15 16: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