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

2024-04-08 02:04:50 | 917教育网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

北大清华2020年强基计划各省招生人数,北京大学:1、安徽14人,2、福建15人,3、广东15人,4、河南12人,5、江苏32人,6、湖南27人。清华大学:1、安徽17人,2、福建18人,3、广东21人,4、河南32人,5、江苏42人。

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400余人,国际学生约300人,港澳台学生60多人。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77.3%,文史类考生占比8.9%,艺术类考生占比6.6%,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2%。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917教育网

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

今年本科一批次(A段)在我省录取高校近400所,计划招生近4万人,比去年增招2000余人,其中理工类3.2万余人,文史类6600余人。

在本科一批次(A段)的高校招生中,北京大学计划招生33人,其中理工招生17人,文史类招生16人;清华大学计划招生36人,其中理工类招生34人,文史类招生2人。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招生18人,其中理工类招生16人,文史类招生2人。复旦大学计划招生19人,其中理工类招生9人,文史类招生10人。

2022黑龙江高校计划招生人数: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778人,其中理工类招生723人,文史类招生55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理工类计划招生40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计划招生88人,其中理工类招生82人,文史类招生6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601人,其中理工类招生541人,文史类招生60人。

东北林业大学(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745人,其中理工类招生626人,文史类招生119人。

东北农业大学(不含中外合作办学)计划招生3484人,其中理工类招生3100人,文史类招生384人。

黑龙江大学计划招生3583人,其中理工类招生2545人,文史类招生1038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计划招生605人,其中理工类招生555人,文史类招生50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划招生2922人,其中理工类招生1796人,文史类招生1126人。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划招生1977人,其中理工类招生1882人,文史类招生95人。

哈尔滨商业大学计划招生1411人,其中理工类招生1152人,文史类招生259人。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简章及招生计划专业人数录取规则的相关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章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为哈工大。英文译名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英文缩写为HIT。学校法定地址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学校在哈尔滨设有西大直街校区、黄河路校区,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第三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第四条 学校办学格局为“一校三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921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本科院校招生代码为18213,考生填报志愿时分别填报,分别录取。所有毕业生均颁发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深圳校区毕业证书注明培养校区。

第五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实施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

第六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在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选拔。

第七条 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招生委员会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本科招生章程、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本科招生重大事宜。

第九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宣传组。各招生宣传组负责学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宣传和咨询,并协助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进行招生录取。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人数、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国家重点支持政策、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并报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招生计划及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

第十二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在105%以内。

第十三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规定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预留计划使用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用于平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质量及解决同分考生的录取问题。

第四章 招生类型及录取规则

第十四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制定相关招生简章,开展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保送生的招生工作。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进行。

第十五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调档时,原则上认可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给予的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第十六条 学校按投档分确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并按投档分为考生安排专业,采用分数优先原则,专业之间无级差,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考生不退档。在投档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理工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理综、语文、外语,文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综、数学、外语,综合改革省份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投档成绩须在生源省份我校一批次录取投档分数线以上,入学后方可申请转专业。

第十八条 在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照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相关规定录取。

第十九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对江苏省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AA(高水平艺术团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BB,高水平运动队考生选测科目等级按照江苏省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通过“英才学院”模式,选拔优秀新生进入英才学院,实行动态进出、本硕(博)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致力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第二十一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的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有关规定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三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本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分别按照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

第二十四条 学校通过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网站及时公布有关招生信息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结果(网址: )。

第二十五条 我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招生章程同时废止。本章程公布后,如遇部分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调整,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制定相应政策,并另行公布。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校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邮政编码:150001

招生办咨询电话:0451-86414671、86414771

网址:https://zsb.hit.edu.cn

E-mail:hitzsb@hit.edu.cn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

邮政编码:264209

招生办咨询电话:0631-5689455

网址:

E-mail:zsb@hitwh.edu.cn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大学城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区

邮政编码:518055

招生办咨询电话:0755-26035891

网址:

E-mail:ugadmissions@hit.edu.cn

以上就是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黑龙江一本招生人数)”相关推荐
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 强基计划在黑龙江省的招生人数
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 强基计划在黑龙江省的招生人数

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重庆210人;福建190人;江西180人;广西160人;吉林160人;新疆140人;天津160人;贵州140人;海南;

2024-04-07 01:20:01
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 浙江大学在各省录取人数
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 浙江大学在各省录取人数

2022年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2022年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第一梯队:北京清华北大2022年在北京的招生人数为550人,招生总人数位列全国第一。第二梯队: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江苏、山东清华北大以上省份的招生人数在300—400左右,其中河南省人数最多,招生计划共计424人。浙江、湖南、四川和湖北分别为350人、330人、320人、310人。山东和江苏

2024-04-03 10:34:18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清华在各省录取人数北京地区550人,河南地区400人等。根据网易网站查询,202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全国各省份招生录取人数为:北京地区550人,河南地区400人,浙江地区330人,湖南地区330人,四川地区320人,湖北地区310人,山东地区300人,江苏地区300人,广东地区280人,河北地区270人,辽宁地区250人,陕西地区240人,安徽地区230人,上海地区220人,山西地区1

2024-04-08 10:41:59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024-04-03 10:08:51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2023各省清北录取人数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2024-04-03 17:25:12
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

北大清华在各省招生人数清华北大2022年在各地录取人数如下:北京:550人,参考人数5万;河南:400人,参考人数116万;浙江:350人,参考人数30万;湖南:330人,参考人数54万;四川:320人,参考人数67万;湖北:310人,参考人数38万;山东:300人,参考人数53万;江苏:300人,参考人数35万;广东:280人,参

2024-04-05 23:44:35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各省录取人数)

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清华北大在各省的招生人数介绍如下:清华北大2022年在京招生550人,招生总数居全国第一。河南省人口最多,招生计划共400人。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各350人、330人、320人、310人。山东和江苏两省都有300名学生。广东省人口最多,280人。河北、辽宁、陕西、安徽、上海按降序排列,分别270人、250人、240人、230和220。山西和重庆招

2024-04-01 08:40:47
强基招生人数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招生人数 清北在各省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3-28 0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