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

2024-03-27 21:22:22 | 917教育网

今天917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

江苏省2021年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

江苏省2021年高考录取划线办法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

江苏省2021年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普通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生源情况等因素分别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参照往年文理科类本一批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

体育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依据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分别划定。

艺术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以及不同专业类别[美术类省统考、音乐类(声乐、器乐)省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艺术类专业校考]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依据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分别划定。

高考报志愿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 高考志愿。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等等。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

江苏高考体育生体考项目和成绩标准

江苏高考体育生体考项目和成绩标准:
1、定量项目评分要求:定量项目(计数、计时、测距等)若为电子设备计量,则需1名考评员辅助计量;若为人工计量,则需3名考评员各自独立计量,有效成绩为3个成绩的中间值。有效成绩依据项目评分表采用就低的原则折算分数,即未达到某一档次评分标准的,则按下一档的评分标准折算分数。有效成绩低于项目评分表的最低值,则计0分;
2、定性项目评分要求:定性项目均采取10分制打分,由不少于4名考评员独立打分,所打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有效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剩余分数的平均分(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后,按照项目权重,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该定性指标的最后分数。
法律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是指高校通过国家教育考试或者国家认可的入学方式选拔录取本科、专科学生的活动。
高校、高级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中)、招生考试机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招生工作人员、考生等,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高等教育招生管理规定的行为认定及处理,适用本办法。

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

2023年江苏省中考体育评分表?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3年江苏省中考体育评分表?的相关内容。

2023中考体育标准评分表如下:

中考体育考试总分值为60分,其中:项目满分为24分,选考项目每项满分为18分。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三项累计得分。

中考体育项目男子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掷实心球,坐位体前屈,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篮球运球,足球运球。

1.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为必选项目,一千米得100分的成绩是3分40秒,女子800米100分的成绩是3分25秒。

2.立定跳远男子100分是250厘米,女子100分是202厘米。

3.一分钟跳绳男子180次得100分,女子172次得100分。

4.两公斤实心球男子是12.4米是100分,女子7.8米得100分。

5.坐位体前屈男子100分的成绩是21.6厘米,女子100分的成绩是23.5厘米。

6.引体向上男子100分的成绩是15次。仰卧起坐女子100分的成绩是52次。

运动的好处如下:

1、运动归抵御疾病,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使血液通畅。

2、运动可以使精力充沛。日常锻炼就会增加肌肉力量,有助于体内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各个组织,使心血管系统工作效率更高。

3、运动可以改善睡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人们入睡更快,睡眠质量更好。 917教育网

4、运动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整理的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江苏省高考录取划线办法 怎么划线”相关推荐
江苏省高考等级怎么划分的
江苏省高考等级怎么划分的

江苏高考赋分规则2023江苏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为R/r=(A-T)/(T-a)。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江苏新高考赋分等级赋分怎么计算第一步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由高到低,将a、B、C、D、E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

2024-05-28 01:36:47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2023年江苏高考投档线)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2023年江苏高考投档线)

强基计划各省录取人数1、2021年各省省考报名总人数超537万较2020年同比上涨4.6%首先从近两年数据来看,2021年各省省考招录总人数达到152,358人,报名人数为5,371,491人,较于2020年招录人数相比,招录人数同比下跌6.3%,减少招录人数10,264人;相较之下,报名人数2021年则是增长近24万人!同比上涨4.6%。2、21年联考人数有望超出2020年2

2024-04-03 13:53:28
江西省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江西省强基计划录取人数 强基计划江苏招生人数

北大、清华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分配是怎样的?清华北大名额各省分配具体如下:清华北大的名额是按照考生所在省份进行分配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名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两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国的顶尖大学。清华北大的名额是按照考生所在省份进行分配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名额。根据国家政策,在各省的招生计划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占总名额的5%左右,其中清华大学占2.5%,北京大

2024-04-02 18:47:55
江苏省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多少人 江苏高考人数
江苏省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多少人 江苏高考人数

江苏2023高考人数江苏2023高考人数为44.5万人。2023年,江苏省共有44.5万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全省共设260个考点,12019个考场,约有3.6万人参加考试工作。2022年江苏高考人数:2022年江苏省共有40.6万名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相比2021年约增长了4.70万人。根据2022年江苏省一分一段表,第一阶段志愿人数为248122,第二阶段志愿人数

2024-04-22 15:48:43
强基计划没录取怎么办?
强基计划没录取怎么办?

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您好,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每个学校对每个省市的分数线都不同。从省市来讲:1、安徽省:入围分数最低为兰州大学化学专业的559分。2、北京市:入围分数最低为西安交通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540分。3、四川省:入围分数最低为南开学哲学专业的567分。4、福建省:入围分数最低为南开学物理学专业的554分。5、甘肃省:入围分数最低为山东大学化学专业的54

2024-04-12 09:14:27
江苏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江苏地方专项计划怎么报名

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2023年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如下:一、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我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地区,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或市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二、录取条件如下:1、高考成绩达到江苏省本科线。

2024-04-02 12:19:18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划分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划分的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怎么划分的各省市高考一本分数线由于高考人数的不同,高考试题难以程度的区别,以及各省市录取率的层次不同,在高考分数线的设置上也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分数线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更多高考相关内容推荐↓↓↓最实用的高考语文复习技巧2022高考励志金句100句高考英语复习八大诀窍2022高考政治复习攻略高考分数线划定方法①各省、自

2024-04-11 05:25:34
各校在江苏强基计划招生数 江苏省各高校录取分数
各校在江苏强基计划招生数 江苏省各高校录取分数

清华北大历年在江苏的招生人数2022年330人,2021年329人。根据查询江苏省教育局官网得知,截止2023年7月12日,2023年清华北大在江苏省的招生人数暂未公布,2022年高考,江苏省十三市共被清华北大录取330名新生,2021年江苏省十三市共被清华北大录取329名新生。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前身清华学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入选985工程、211工程,是国

2024-03-29 13: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