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

2024-03-16 09:51:00 | 917教育网

917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是工学第一名,管理学第一名,中国工学老大,实力超群,最新发布的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大学。

2、北京大学

北大的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都是第一名,法学第二名,稳坐综合类大学老大,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与清华不分伯仲。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是医学第二名,文学第二名,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是综合性大学的第二名,2019QS世界大学排名第44位,国内第三。

4、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的毕业生集中在政界、社会科学界和商界等领域,科研成果也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一所文、经、管类的精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当下热门专业的实力非常强,法学第一名,经济学第二名,哲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的实力超牛,生源也非常好。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工学第三名,机械、电气、航海类实力强大。合并了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与浙江大学在工科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6、浙江大学: 917教育网

浙江大学是工学第二名,在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文学的实力超群。浙江大学素称南方小清华。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大是理学第三名,典型的高、精、尖的精品大学,学风正,是最有资格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流大学。

8、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是理学第二名、文学第三名,理科实力超牛。

9、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第一名,建筑学第二名,城市规划独步天下,连清华也甘拜下风,车辆工程也相当不错。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第四名,80年代成为航天部的大学后,就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强校,其它的学科也都不错。

11、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第二名,机械工程第三名,管理、机械、电气通信类实力强大,学风正,发展比较平稳。

12、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航空、航天实力强大,力学,计算机也很强,名声在外,是航空航天类大学的领头羊。

13、天津大学

天大工学实力排全国第五位,实力比名声强。

14、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电器类实力很强,光电也相当不错,合并后规模膨胀超大,合并来的同济医科大学也很强。

15、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是同宗同源,都可以追溯到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在工科方面绝对是江苏第一,在华东地区也是名震四方。

16、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国防院校。近十年来实力上升较快,集航天、兵器、电子、光电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兵器工业第一牛。

17、南开大学

在80年代,北大、清华、复旦、南开为大学四强,现在南开实力不比以前,但名气依然很大。

18、中山大学

哲学、中文、生物强,中山医学也很出名,岭院,管院,国际商学院在华南超牛, 中大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

19、武汉大学

文科、理科都不错,但都不拔尖,并校后规模超大,是百年老校,校园环境非常好。

20、厦门大学

会计学全国第一,经济金融很强大,理论化学超牛,是全国最美的校园。

21、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是目前国内师范大学第一名,现在已经发展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全国第一名,学科精度很高,文、理学科实力很不错。

22、国防科技大学:

神秘的哈军工的衣钵传人,计算机超牛。

23、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湖南省最好的大学,是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而成。

24、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地区最出名的两所大学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因为地处开放城市广州,就业很好,性价比高。中山大学在文理占优势,工科老大还是华南理工。

25、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最好的大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吉林大学,第三是大连理工大学。如果单纯比较理工科的话,东北最好的就是哈工大,第二就是大连理工大学。综合工学实力不错。

26、西北工业大学

如果说西安交大是陕西第一校的话,第二名肯定就是西北工大莫属,也是西北地区最好的大学之一。

西北工大是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一所理科性大学,在航空航天科技的排行榜中,西北工大排在第三的位置,是航空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

27、重庆大学

综合性大学,土木建筑还不错,其它学科实力一般,通过院校合并和大学升格985工程受益匪浅。

28、电子科技大学

原校名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现在隶属于教育部。学校以电子信息类学科著称,理工科气息浓厚,校风淳朴。

29、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通过并校成为超级大块头,目前学科建设发展平稳,特色不明显。又地处北疆,生源一般。吉林大学的规模是全国第二大,仅次于四川大学

30、四川大学:

办学规模是全国第一大,在校生人数是全国最多的,也是西南地区最好的大学。

31、山东大学

在校生人数排在全国第三位的,无明显特色,靠庞大的“综合性”支撑门面招牌。

3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甘肃省最好的大学,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好的院校之一。

33、华东师范大学

如果说北京师大是中国师范第一名,那么第二名非华东师范大学莫属。 自然就形成了南北鼎立的状态,北师大统一北方,华东师大则领衔南方。

34、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大是中国农业最高学府,原名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是国家首批设立的具备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9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6大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和6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

35、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大气科学, 船舶,港航。 海大在山东青岛,就业最好的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在全国排名也挺靠前的。海洋科学,水产养殖专业在全国排第一。

36、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具有56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

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国家对战略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强基计划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基础学科建设,是国家人才选拔培养的又一重大变革。
近日,天津大学获批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5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共150个招生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表示:“天津大学不断深化‘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发展布局,依托‘新工科’建设优势,大力推动基础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国家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和拔尖基地建设贡献天大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培养更多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的一流卓越人才!”。
布局学科建设,勇攀科学高峰
学科优质率高。面向未来,天津大学提出了‘强工、厚理、振文、兴医’的学科发展布局,在教育部2017年学科评估(第四轮)中,我校14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前10%),25个参评学科全部达到B级(20-30%)及以上;在ESI国际学科排名中,我校3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11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前1%。
科研成果丰硕。“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合成技术”入选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新型工业结晶技术”率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神工二号” 开启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自适应飞控算法”为无人机装上了智慧“大脑”,“生命健康科学平台”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学科群,“海燕”刷新深海滑翔机工作深度世界纪录,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落户天大,“天大智慧”助力“中国天眼”、国产大飞机C919、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的研究建设。
创新培养模式,厚植育人土壤
天津大学一直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一流卓越人才。面对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天津大学将在“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托“新工科”建设优势,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解决基础科学问题,并将基础研究转化应用于实践、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天津大学实施以研究型项目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大师引领,由院士、教学名师等高层次师资引导学生科研实践。实施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联动机制,科学设计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实现本硕博纵向跨层次选课、横向跨学科选课,本科阶段培养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硕博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有效衔接本科至研究生的学习与科研。实施与世界名校名所联合培养,推动国内外双向合作,引导拔尖学生接触世界科学文化发展、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培养学生国际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合作能力,承担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挑战而奋斗的使命。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全方位学生立体成长档案、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在校生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档案和能力清单,以数据和事实描述学生特点、特长和能力等,助力每位学生的人生成长。
深挖专业特色,强化学科交叉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专业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领衔的国家级人才团队为依托,培养能够在科技、教育、经济和管理部门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实际应用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依托首批建设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的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打造润物无声的现代数学学堂。根据数学学科人才培养规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研讨式教学,以不同数学主题的讨论班、暑假短期课程等培养方式替代原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拓展国际视野,与多所国际名校密切合作,在第三学年派遣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或具有相近水平的国际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强化科研项目实践,替代传统实习实践课程,学生在课题组得到科研氛围的熏陶锻炼、在学术导师引导下踏上学术道路;实行本—硕—博衔接,整合本研阶段的专业知识体系,形成跨越本研的专业核心课程,提高课程理论深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交叉融合,依托与金融管理、生物、力学、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项目,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融会贯通能力。

应用物理学
本专业依托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为骨干的师资力量。聚焦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等领域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和生物物理等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交叉研究领域专门知识,志在基础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基础创新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学生单独编班,进校后即可选择科研导师,施行课题组自选和轮转制度,以学生的兴趣拓展和能力培养为主要科教协同培养模式,强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并鼓励宽口径的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学生可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科教协同育人政策(奖学金,科技创新基金等)。在读期间为学生提供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联合培养的机会。

应用化学
本专业依托全球ESI排名前1‰的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热爱化学、理论基础扎实、研究能力突出、有责任有担当的化学及相关领域拔尖人才。实施小班化、研讨式教学;入校即配备学业导师(学生在学科群范围内自由选择),进入导师课题组加强科研能力训练;强化国内外交流合作、国际视野的培养,提供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学习交流的机会;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依托学校“新工科”建设在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群优势,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实践与创新平台。与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教协同育人,国家纳米技术中心、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等知名科研院所设有专项奖学金、提供科研实习机会、开展本科生和硕士生联合培养。

生物科学
本专业依托学科位居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为代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聚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纳米生物医学、生物大数据等方向,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领军人才。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本-硕-博衔接课程体系,开设多学科交叉课程,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多种选择。实施全员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开展实验室轮转,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海外高校开展毕业设计、访学交流和参加iGEM国际竞赛等机会。

工程力学
本专业曾创建了国内首个力学实验室、首部力学教材。茅以升、张国藩、陆士嘉等一批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教学名师6名,国家杰青等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和知名专家三十余名。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专业”等。所依托力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前列(A类)。实施个性化培养模式,面向智能科技、先进制造、深海深空、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学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注重科教协同育人,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全部对学生开放;实施“小班精英培养”“PBL+RBL项目实践”(项目式+研究式创新实践);采用“书院导师+学术导师”双导师个性化培养;打造高端平台,学科交叉通融、资源内联外引、国内国际联培;实施本研衔接,从第三学年起执行本硕或本博衔接培养。

自强首在储才, 储才必先兴学。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是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单位。百廿年前,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创始人盛宣怀提出的“兴学强国”是中国现代大学精神的元始,亦是中国现代大学百余年来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作为全国最顶尖大学之一,天津大学瞄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实施“顶尖学科”建设计划,巩固工学优势,推进理学发展。天津大学将以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托“新工科”建设优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为国家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21世纪科学巨匠!

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

上海交大强基计划哪个专业好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交大强基计划哪个专业好的相关内容。

上海交大强基计划中好的专业如下:

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工程、医学检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土木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工程力学、生物工程护理学、法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海交大”,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有专任教师3236名,其中教授98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5名。

青年拔尖人才24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2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名(青年科学家2名)。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评价“强基计划”的实施?”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简章?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简章?

如何评价2021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简章?为了让更多学弟学妹获得更加真实的一手信息,根据自身实力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希望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与经验。虽然在清华只有不到一年可能很多观点未得全貌,我也没有直接参与到强基计划中来,但正所谓“超其象外,得其环中”,或许我的意见可以从侧面来供参考。事实上,高中生及其家长选择学校专业时,往往会陷入到“学校比

2024-03-12 23:05:58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哪里实施
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在哪里实施

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北大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介绍如下:北京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69分,福建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85分,甘肃理科录取最低综合分数653分等。强基计划分数盘点一、北京市1、清华大学:高考最低投档分数线688分,全市排名第390位。强基计划最低入围分数线665分,比高考统招最低录取分数线低23分,全市排名1526位,比高考统招低1136位。

2024-03-15 02:52:35
强基计划是如何选拔的
强基计划是如何选拔的

强基计划是如何选拔的强基计划的选拔方式主要分为两种:1、高考成绩与高校考核结果相结合。首先,高校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高校综合考核结果,按照一定比例合成考生的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然后,高校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和填报的志愿,由高到低进行录取。2、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会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

2024-03-25 21:00:33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怎么报名强基计划如何报名1、搜索阳光高考网;2、进入网站后,点击“特殊类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点击进入;3、点击“强基计划”;4、注册/登录高三学生学信网账号,确认信息;5、填报志愿;6、确认志愿表;7、下载志愿表并打印,本人签字确认,学校盖章;8、上传志愿表;9、缴费。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指的是基础学科招生的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

2024-04-12 07:32:36
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分数 强基分数线
强基计划综合素质评价分数 强基分数线

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614分。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

2024-04-05 20:49:42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如何培养?强基计划不仅聚焦拔尖人才的选拔,更注重人才的培养。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和学习条件,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以上培养模式对考生来讲都是特别大的福利。清华大学采用书院制,设立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日新书院五大书院作为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北京大

2024-03-17 02:43:10
强基计划如何录取
强基计划如何录取

强基计划录取流程强基计划录取流程: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有关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7月5

2024-03-23 13:51:16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

强基计划如何报名强基计划报名如下:1、搜索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点击进入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2、点击进入强基计划。3、点击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报名入口。4、点击目标院校名称,如北京大学。5、如未注册学信网先点击注册。6、使用考生姓名和身份证注册账号,请一定牢记账号密码。7、到正式报名时间,就可以直接利用学信网账号登陆报名系统。有三种类

2024-03-30 19: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