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2024-02-14 08:14:42 | 917教育网

今天917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安顺一中简介,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安顺知府瞿鸿锡奉清廷“废科举,办学堂”的上谕,就凤仪书院(现市二小校址)建立“安顺府官立中学堂”、“官立两等小学堂”,在学政试院(现市一中校址)设分校,未及一年中学堂停办。 1910年(宣统二年),知府瞿鸿锡令劝学所总董黄元操筹备续办中学事宜,在学政试院筹建“安顺八属中学堂”,9月22日筹办处成立,黄元操任处长主持工作。后因辛亥革命社会动荡,筹办事宜停顿。 1914年(民国三年),安顺改府为县(普定县移定南),县知事凌云主持,在原筹建工作的基础上,成立“安顺县立中学堂”。王亮周任校长,徐述达任学监,招收第一期学生一个班,春季正式开学。 1915年,△招收第二期一个班。 △在大槐树门厅东侧立“勿忘国耻”碑。 1916年,招收第三期一个班。 1917年,招收第四期一个班。此时按旧学制(四年)达到完备规模,以后坚持每年招生(有时春季,有时秋季)。 1918年,刘世泽任校长。 1921年,钱安适任校长。 1922年,董昌荣任校长。 1923年,△学校改称“安顺县立初级中学”。 △黄椿年、罗朴山、周学源相继任校长。 1924年,王运明任校长。 1925年,方策任校长。 1926年,柳惠希任校长。 1927年,△学校由省接办,改称“贵州省立第四中学”。 △钱安适任校长。 1928年,赵毓祥任校长。 1930年,△改为新学制(三年),扩大规模为五个班。 △傅廷栋任校长。 1931年,冉茂森任校长。 1934年,△中共地下党指导下的《三乙周刊》、《安中校刊》出刊。 △刘恒任校长。 1935年,改称“省立安顺初级中学”,扩大为六个班。 1936年,△2月,黄德懋任校长。 △8月,黄国权任校长。 1940年,吴沧达任校长。 1941年,叶玉岩任校长。 1942年,增设高中,学校改称“省立安顺中学”。 1946年,黄国权任校长。 1949年,△12月,学校由安顺专署接管,改称“贵州省安顺中学”。 △黄国权继续任校长。 1952年,△教师集中到贵阳参加思想改造。 △“私立立达中学”并入。 1953年,由省文教厅确定为“教改重点学校”。 1957年,△称“贵州省安顺第一中学”。 △在教师中开展“反右派”斗争。 △李志远、易纯钦副校长主持工作。 1958年,△3月,建立“中共安顺一中支部”,8月,李树钦任书记。 △学校下放安顺市管理,称“安顺市第一中学”。 △李树钦、李志远副校长主持工作。 1961年,△学校由专署收回管理,仍称“安顺第一中学”。 △龙树德任校长、殷光林任党支部书记。 1963年,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重点中学。 1964年,张绍武任党支部书记。 1966——1976年(文革时期) △龙树德、张绍武、冷光海、李志远相继任“校革委会”负责人。 △从1968年起,学制改为高、初中均二年;1972年起,招收三 年制初中。 1978年,学校再次下放安顺市管理,未及一年地区收回。 1979年,△李志远任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 △改称“安顺地区第一中学”。 1980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学。 △李志远任校长、党支部书记。 △招收三年制高中。 1981年 发展历程 ,黄孙焕任校长。 1982年,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 1984年,高国彦任校长,李明亮任党支部书记。 1987年,教职员进行职称评定。 1988年,王光鸿任校长,冯孝乐任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党务)。 1992年,不再招收初中,向高级中学过渡。 1993年,△赵世贤任校长。 △建立“中共安顺一中总支委员会”,王光鸿任书记。 1994年,称“安顺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1996年,赵世贤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1998年,省教委到校进行“省级示范性高中”试评估。 2001年,△撤地设市,称“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重立“勿忘国耻”碑。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到校进行“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定为“二类省级示范性高中”。 2002年,△秦先敏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省教育厅进行示范性高中复查、授牌。 △“宏志班”开办。 2003年,新建学生公寓楼。制定校园建设规划。 2004年,兴建综合大楼。 2005年,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编辑本段目前现状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是安顺市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中学,学校占地6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万6千多平方米,环境优美,参天古槐见证了学校的历史与辉煌。是贵州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被评为“全国科教文卫系统模范职工之家”、“贵州省花园式单位”、“贵州省绿化模范单位”、“贵州省诗词校园”、“安顺市文明单位”、“安顺市文明单位”等 编辑本段教师状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57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教师有62人,高级教师52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近50余人,省名校长1人,省名师3人,并聘有外籍教师。 编辑本段校风 学校秉承“爱国爱校,优教优学”的校训,弘扬“尊师重道爱学生,力行做人做学问”的校风,坚持“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夯实学生发展基础”的办学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营造开发潜能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师为本,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国传统树人,优良环境育才”的办学特色。 编辑本段2010年高考境况 2010年安顺一中高考再攀新高,参加高考人数1100人,二本上线人数905人,上线率达82.3%(省二本上线率28.2%),一本上线人数401人,上线率达36.5%(省一本上线率9.6%)。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日前,贵州省调整了高考加分政策,将于2022年正式实施,在其中,国家加分项目将逐步调整和取消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据了解,此举并非贵州省首家提出, 江西省与辽宁省此前就已宣布分别于2023年和2026年起,取消部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

此外,湖南、广西、安徽、海南、贵州等多省也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予以规范,降低加分分值或实行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年限三重认定。2017年,山东取消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扩展资料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调整方案

贵州将逐步调整少数民族高考考生的加分政策,将加分地区调整为三类。其中一级地区包括贵阳市, 云岩区, 南明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云区, 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2022~2023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个统一”原则,即考生而且居然连续三年学习,加5分;从2024年起,加分项将在该区域取消。

二类区域包括贵阳市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遵义市赤水市、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安顺市平坝区、普定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黔南州都匀市,黔西南州兴义市,贵安新区,毕节市、铜仁市所辖非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0分,2024年至2025年的加5分,2026年起取消该项目加分。

三类区域包括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所辖除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2022年至2023年加15分;2024年至2025年加10分;2026年起加5分。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917教育网(https://www.917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贵州高考加分政策的相关内容。

2023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如下:


1、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2024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2、2022-2023年,贵州二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拦隐轮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2024-2025年,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2026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917教育网


3、2022-2023年,贵州三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5分;2024-2025年,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2026年起,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


4、少数民族贵州的考生不符合“三统一”条件的,贵州考生高中阶段户籍地、学籍地和实际就读地都在规则省加分区域的,按照考生户籍地、学籍地和实际就读地三者中少数民族加分项目最低分值加分。


贵州考生高中阶段户籍地、学籍地和实际就读地之一不在贵州省加分区域的,不享受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加分。


2023贵州高考少数民族的区域划分:


1、一类: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


2、二类: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赤水市、播州区、仁怀市、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区、六枝特区、盘州市、平坝区、普定县、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携慧、贵安新区、毕节市、铜仁市所辖非民族自治县。


3、三类:黔东南州、黔南州、黔简信西南州所辖除凯里市、都匀市、兴义市外的其他县(市)、民族自治县。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整理的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还有哪些城市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相关推荐
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贵州,之前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呢?
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贵州,之前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呢?

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的贵州,之前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呢?最近贵州省最新调整的加分政策刷屏了,网友们纷纷点赞,这才叫与时俱进,更利于高考公平,也利于优秀的人才去贵州落户工作,加快大西南的建设。贵州这一次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可以说做到了有利有节。有不变的,有降低的,有逐步取消的,主打方面是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加分政策具体实施办法中,加分既定政策不变的主要指

2023-11-30 02:10:05
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
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

哪些省取消了民族加分福建、辽宁、浙江、江西等省份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政策,教育部并没有表示完全取消,但是有一些省份已经明确公开了正式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的时间,还有一些省份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比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福建省:2026年正式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辽宁省:2026年正式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浙江省:2019年开始取消外来少

2024-05-16 04:23:14
少数民族高考还有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还有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还有加分吗有。受不同地区保护并给予额外政策点的少数民族。即使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有一些民族不给加分。每年冬天前后,地方政府都会出台一份文件。这是关于少数族裔候选人的加分政策。每个地区都有受保护的少数民族,可以访问当地政府的官方网站。比如内蒙古自治区的藏族、壮族等一些民族就没有奖金政策。给予额外政策点的民族是蒙古族和鄂伦春族。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

2024-05-27 13:10:57
高考梧州市少数民族壮族可以加分吗
高考梧州市少数民族壮族可以加分吗

高考梧州市少数民族壮族可以加分吗可加5分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壮族属于少数民族是有加分政策的。2、广西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在全区范围内(除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区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考生,总分加20分。对融水、三江、龙胜、恭城、隆林、富川、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金秀、

2024-06-18 05:36:43
高考加分取消了哪些
高考加分取消了哪些

高考加分取消了哪些明确取消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分别是:1、体育特长生。2、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3、科技类竞赛。4、省级优秀学生。5、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与此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减少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调整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1.归侨、华侨子女、归

2023-11-04 11:57:09
2024年高考还加少数民族分吗?
2024年高考还加少数民族分吗?

2024年高考还加少数民族分吗?2024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下: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5、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

2023-11-05 17:11:43
少数民族高考有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有加分吗?

少数民族高考有加分吗?有的但是有的高校不加比如清华之类的地区加分政策安徽从今年起,安徽省省级优秀学生将不再享有高考加分投档政策,并且不再享有免试保送高校资格贵州2010年高考贵州省考生加分照顾政策已出台,九类考生可获高考政策照顾辽宁高考录取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1.退出现役的义务兵;2.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3.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团员的应

2024-06-25 05:09:37
高考取消了哪些加分项目?
高考取消了哪些加分项目?

2018年高考取消了哪些加分项目?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经历4年稳定之后,今年迎来拐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高考报名人数涨至975万,较2017年增加35万,是近8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

2024-06-30 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