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03:17:40 | 917教育网
武昌首义学院是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学校初名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月更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5月复更为现名。
学校坐落于武昌南湖。现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总面积59万平米。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体系完善。校园林秀花香、环境幽雅。在校生规模1.4万余人。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856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教师39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91人。
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城市建设、外国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法学、艺术设计、马克思主义等八个院,及基础科学部。43个本科专业分布于信息、机电、土木、经管、文法、艺术等六类学科中。学校建有数控、光信息、通信、网络、新闻传播和模拟法庭等67个基础及专业实验室,7个校企共建实验室。2008年9月,首设中国大陆台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图书馆中文纸本图书150.7万册,电子图书308.7万册。
武昌首义学院以传承和弘扬“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为已任,秉承“修德 求真 乐群 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关爱师生,保证质量,大胆创新”的办学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有机统一”为目标,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定位,凝炼出“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的办学特色。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校企高效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着力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拥有过硬专业核心能力、适应国家产业发展需要、敢于善于实践创新的适用型人才。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5年3月,获批“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12月,晋身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2017年12月,获“2015—2016年度省级文明单位(校园)”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引进国际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与美国、台湾等广泛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
武昌首义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财务预决算制、学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等制度,及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同时构建有整套的办学经费投入机制,为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截至2019年6月,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5.4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质量广获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就业率达96.8%,部分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近千人被国家外交部、水利部和省市机关录用为公务员。
学校每年2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香港、美、德、加、澳、日等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考研录取率高达70%。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大赛中,千余人次屡获殊荣。在素有“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学专业学生连续数年一次性通过率超越40%,逾全国高校通过率20%标准。
砥砺20载,学校率先跻身于中国教育创新改革尖兵前列。2006至2015年,连续十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五星级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亦屡居“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榜首,且叠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私立(民办)大学”誉称。2015年转设为普通民办高校后,再居同类院校榜首。多次被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权威媒体评为“中国品牌知名度民办高校”、“中国社会影响力民办高校”。
历史从这里走过。校区原为清末陆军第三中学堂,同时又系武昌新军马队、炮队驻扎地。时值七百位热血志士汇入武昌首义主力军,故成为辛亥革命发源地之一。1913年,即民国二年,章太炎先生撰《武昌首义宣言》倡设大学,以纪念武昌首义之功烈,传承辛亥革命之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和提振国民英雄主义精神,宋庆龄先生不辞劳顿奔波募款,并请辛亥革命家和书法家集于一身的喻育之先生,题写“武昌首义大学”校名。1946年,辛亥志士李翊东又撰长文吁请,创立一所纪念性、研究性的武昌首义大学。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是全球炎黄子孙共同景仰的精神丰碑,在全球华人华侨心目中拥有崇高神圣、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2010年11月辛亥革命百年论坛,全国政协委员、辛亥革命先驱黄兴之孙黄伟民先生,广邀美国以及北京、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辛亥革命志士后裔,齐聚南湖吁请并签名倡办武昌首义大学。
辉煌的历史赋予武昌首义学院深沉独特的文化动因,其博大丰盈的历史内涵,如同充沛不竭的清泉滋润着这块古老的土地。20世纪初叶,中国革命两大主流国共两党创办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亦落址武昌,其中武昌首义学院现址即为该校址之一(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后学员被迫离校转至武昌南湖)。1927年春,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即正式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时称“第二黄埔”,至此成为培育近代国民革命先锋的“中国将帅摇篮”。该校盛世雄风曾开办黄埔第六期至第八期。同时,首开先河招募中国第一代女兵、第一批女军校学员共计213人。1927年2月12日,宋庆龄、孙科、吴玉章、董必武等出席开学典礼。黄埔军校前后设过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又设过南昌、洛阳分校,其中规模与影响最大者当属武汉分校。据1936年出版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称:“武汉分校规模之宏大不亚于黄埔本校,有男女学生及入伍生6000余人,实为中国腹部武装革命势力之大本营”。众多青衿许国的英才俊彦在此风云际会,成为闪耀中华民族世纪星河的杰出人才。这片叱咤风云的古老土地,将为武昌首义学院的未来勾勒出现代大学文化的符号与坐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昌首义学院将继续担当教育的责任和道义,以“敢为天下先”和新世纪创新精神凛然自赋,以不尽的跨越叩响时代的最强音。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以上就是武昌首义学院公办还是民办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武昌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武昌工学院是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简介武昌工学院(Wu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被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建设的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学院前身是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实力据2022年11
武昌首义学院比公办二本好吗首义学子答一波。首先现在已经取消三本了,所以首义也算二本。相比差的公办二本我更推荐首义。因为你如果在纠结首义和差二本的话,那你的分数估计上不了好地区的二本。就武汉的校区来说(因为新校区今年才弄好,我也不太清楚),首义学习氛围很不错的,有三个图书馆,食堂好吃也不贵,每个区都有食堂,离宿舍也很近,教学楼也有空调,本科宿舍4人间有空调独卫,交通方便,学校旁边是湖工
武昌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的95%。武昌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职业高等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定向军士培养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光谷腹地,汤逊湖畔。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2017年湖北省民办“网络影响力十佳
武昌理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武昌College一般指武昌理工College。武昌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批准的以工程管理协调发展为主要学科的普通本科院校,前身为武汉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有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商学院、语法与外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传媒学院、护理学院、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68个专业,涵盖理工经济学、文
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许昌陶瓷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学校积极探索专升本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大力支持学生提升学历,与多所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拓宽学生专升本渠道,着力将学校打造成专升本教育品牌。历年来,我校学生专升本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围绕“重德育、强技能、会实践、铸匠魂”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
昌吉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昌吉学院是一所公立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现有本科生6000多人,研究生800多人。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院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昌吉学院性质公办昌吉学院概况昌吉学院简介昌吉学院坐落在中国西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中
江西南昌职业学院现在是公办还是民办公办。南昌职业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原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中国科学院潘际銮院士担任学院顾问。学院占地1200余亩,开设了50余个专业,形成了以管理学为主导,工学、文学为两翼,艺术为特色的多学科专业体系。学院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毗邻有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的。义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由原遵义农业学校、遵义财贸学校、遵义农业机械化学校、遵义商业技工学校、遵义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合并组建),占地面积833亩。学院位于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革命老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坐落在遵义市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区和门户城区——新蒲新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
2024-06-04 18:08:51
2024-06-15 00:44:26
2024-05-23 00:23:55
2023-11-09 10:02:48
2024-06-09 21:56:45
2024-04-22 19: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