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5 11:56:29 | 917教育网
想要了解一所高校,首先需要从院校简介开始,院校简介中通常包含该院校的办学层次、院校历史、招生院系专业、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院校位置等相关信息。
想要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或者想要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各位考生及家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相关情况,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的相关信息,供大家查阅参考。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学校现正在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建设“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917教育网
办学思想
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49人,其中教师172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63人,教授431人,副教授688人。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8人(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建校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7万余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
学科布局
学校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19个学院(课部)、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1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 26060人,包括本科生 18046人,硕士研究生 5781人,博士研究生1516人,国际学生717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高级人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00余枚,银铜牌400余枚。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科学研究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8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30人次。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学校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建立产学研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2012年成立由我校发起,联合斯坦福大学、麦考瑞大学、滑铁卢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学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联盟高校在地学领域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共赢。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400余人次。
以学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拥有“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际科研合作中心。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设立“丝绸之路学院”、“约旦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8个博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为满足广大在职人员学习深造、获取硕士学位的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2023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
2.已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即2020年3月底以前获得学士学位者),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已获得学位为国(境)外的,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已达到所申请学位专业的毕业研究生同等水平;
4.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或同意。
二、申请学科专业及统考科目
每个专业接收申请人数不超过50人,具体学科专业及统考如下表:(学科专业简介及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科目详见附件1)
序号 | 学科专业 | 学科代码 | 所属学院 |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科目 | |
1 | 地质学 | 070900 | 地球科学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2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 | 矿产普查与勘探 | 081801 | 资源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3 | 地球探测与 信息技术 |
081802 | 地球物理与空间 信息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4 | 地质工程 | 081803 | 工程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5 | 土木工程 | 081400 | |||
6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083700 | |||
7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083000 | 环境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8 | 水利工程 | 081500 | |||
9 | 海洋科学 | 070700 | 海洋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10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081600 | 地理与信息 工程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11 | 体育学 | 040300 | 体育学院 | ①外国语水平考试 | |
12 | 土地资源管理 | 120405 | 公共管理学院 | ①外国语②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
三、申请程序及个人资格审查
1.网上申请
申请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2月28日
申请人须通过“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登录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tdxlsqxt/login.shtml?action=forwardIndex;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进行注册并按要求完成“学位申请”中的相关内容,包括查看申请流程→上传电子照片(查看注意事项)→填写基本信息→提交学位申请(电子照片务必为蓝色背景近期免冠照)。
具体申请操作指南参考网址链接:
(https://yjxy.cug.edu.cn/info/1016/3204.htm)
2.个人信息现场采集及资格审查
时间:学校于每年3月底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申请人向我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采集指纹、图像,我校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
以上就是917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917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917教育网:www.917edu.com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普通类招生简章发布了么?什么时候发布?北京大学招生简章地质大学地质发布什么时候什么招生中国普通中国地质中国地质大学2021年简章时候2021中国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年高考招生章程暂未公布,为方便各位家长及考生提前规划、准备报考材料和了解招生政策等,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年招生章程发布时间等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土木工程(本科类)专业介绍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土木工程(本科类)介绍信息: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测量、建筑制图、结构设计、结构施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矿井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有哪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有:经济学类的经济学专业、经济与贸易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的专业有哪些类别专业名称经济学类(本)经济学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类(本)法
地理师范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地理师范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华东师范大学(627),南京师范大学(625),中国农业大学(608),陕西师范大学(599),北京林业大学(596),中国地质大学(596),河海大学(593),湖南师范大学(592),深圳大学(591),武汉理工大学(591)。排名前10的大学大部分都是老牌一本大学或者重本大学,其地理科学的势力十分强大,主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投档线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投档线如下:1、历史类(最低分+最低位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在湖北省本科历史类的投档分数线为579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三年在湖北省本科历史类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162至3247名之间。2.物理类(最低分+最低位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2年在湖北省本科物理类的投档分数线为579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1、2023年北京高考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专业组(05)(物理、化学(2科必选))类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8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996名。2、2023年北京高考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专业组(04)(物理必选)类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047名。3、2023年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天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1、2023年天津高考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A段专业组(4)(物理、化学(2科必选))类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428名。2、2023年天津高考综合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A段专业组(5)(物理必选)类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085名。3、2023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1、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类普通类本科批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579名。2、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类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批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7725名。3、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类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提前批B段考生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最低录
2024-03-28 00:46:56
2024-03-24 03:02:31
2024-03-28 20:14:58
2024-05-29 02:53:59
2024-03-24 20:34:33
2024-03-26 21:22:09